楼嘉军:城市休闲化指数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路径选择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31
  • 点击次数:1003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楼嘉军


尊敬的宋司长、徐社长、吴教授,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会组委会和大地风景的邀请,得以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团队20多年来对休闲以及休闲城市的研究,特别是宋司长刚才讲他们正在制定休闲纲要,对我和团队来讲是莫大的鼓舞。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城市休闲化指数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路径选择》,从休闲城市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角度探讨。

我们在研究以后发现一个问题,怎么去判断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发展质量的高低,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主要研究国外发达国家,我们发现一个城市进入到人均3000——5000美元时,会发生休闲变化,表现在生活方式、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这种变化不是同时发生的,是依次发生。首先是在居民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了,会表现很强烈的“我要吃喝玩乐,我要到外面去玩”。第二就是城市功能,不只是旅游。我们一直在研究旅游,但是发现不是旅游能够解决,我们就要从休闲角度去研究。还有产业结构,第四个就是生态环境。大家会发现,我们切入的角度就是供给侧和需求侧,这种变化带来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原来以生产为重的城市,在达到人均3000——5000美元以后逐渐转向以生活为主的城市,这种转变的核心就是能不能为居民包括外来游客的生活品质提升带来帮助。我们团队主要研究城市,我们有时候有一个误解,总觉得往外走就应到乡村,实际不尽然,城市实际上是很好的度假场所、康养场所。

进入这个阶段以后,怎么来理解?我们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城市休闲化转型的阶段,为什么?因为从60、70年代开始进入人均3000——5000美元阶段,我们可以理解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著名的文化旅游休闲地标,差不多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70年代初。比如美国肯尼迪林肯艺术中心、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人均3000美元以后发生的变化),香港也是,英国也是,东京也是,我们可以举例很多人均3000美元会发生变化。

同样,如果从国内角度讲,20世纪晚期,中国全面进入人均3000美元,开始了整个国家休闲化的进度,无非这个进程很缓慢,我们只是盯着旅游,我们没去盯着一个城市的功能开始悄然发生变化,我们往往以为上海的新天地、杭州的河坊街、成都的宽窄巷子,我们总认为它是旅游项目,如果你仔细分析会发现它是随着人均3000美元的到来,那些城市不约而同开始进行旧区改造,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更新,它是为了满足本地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所谓的几百万白领阶层,本地居民消费市场是常态市场,外来游客是锦上添花。你仔细看这些特色街区的业态构成,不仅仅是观光,主要是为了静下心来度假休闲。大家有机会去上海,我会告诉你上海这座城市是沉下去、慢下来、静下心的休闲度假,这座城市需要慢慢去认知、慢慢去理解。

能不能成为一个休闲化城市(休闲旅游大家都能够共享的城市),主要看它的功能,它的功能是什么?它的功能不只是服务于资源,还有从供给侧的角度,它的政治、经济、文化能否为市民、游客带来便利。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要建设一个世界著名旅游城市,除了个别城市要靠资源,对上海或者杭州、北京、成都这样的城市,它主要是功能决定的。上海只有建成世界著名的工商业城市、金融城市,才能成为一个旅游城市,否则没有其他的途径。

功能是什么?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需要。我们研究发现,既然有这样的过程,我们能不能去测度。这是我们十几年前做的项目,我们从五个方面,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安全,用了44个指标去评价。城市品质,我们研究了31个省会城市加上5个计划单列市,研究这些对象是不是具有代表性?5%的场所、40%的GDP、23%的人口,在整个城市里面有绝对的代表性。现在大家都讲大数据,我们为了考虑它的数据连贯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可比性,所以我们就采用公开的、权威的出版机构出版的数据,这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二个。这些东西与我们的所谓的城市品质有没有关系?我们的研究和城市品质非常接近,我们当时做的不是为了城市品质,我们是为了旅游、为了休闲,当然国内也有城市做,但是国内城市的问题往往只有单个城市,用一个城市能说明好与不好吗?必须有横向和纵向比较,才能说明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进行综合排名。这是2020年中国城市休闲化综合排名,这是最新的数据,我们做了10年发现有一些规律,36个城市,我们44个指标不是为了把北上广深放在前面而设定,我们是从一个最基本的角度,你能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大家发现一个问题,北上广深所谓的大城市的优越性,然后是一线城市、中小城市,从这个数据可以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坏,经济是基础,这个排名与我们整个36个城市在中国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排名基本吻合,经济是前提和基础。

第二,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这些排名又突出在当下的中国大城市、特大城市有它的优势,资源要素比较集中,所以在发展的时候,它的优势特别明显,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和规模优势,在我们的城市休闲发展当中会起相当大的作用。

我们从消费角度看人均GDP,再看一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你会发现深圳第一,还有长沙、重庆,如果这个不说明问题,我们再来看他们怎么消费的?你会发现长沙第一名,什么概念?长沙人真得会玩,这都是客观数据。看它能不能消费就是用这个上面的统计数据看看就知道了。还有重庆、成都,成都大家说挣十块钱花九块钱,实际没有,数据不会骗人。深圳的特殊性与它的人力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关系。

我们再来看休闲服务设施配置与接待能力,看一下博物馆数量,再看一下图书馆的数量,再看剧场、影剧院的个数,说明维度发展不均衡,长沙综合的综艺节目比较好,但是它的文化娱乐设施的多样性比较弱。

休闲空间与环境,一般认为杭州好、成都好,其实排名并不靠前,上海跑到前面了,说明它的综合休闲空间比较好,当然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海的公共绿地面积是倒数第二,这是上海44个指标里最落后的指标,为什么?因为它是工业城市。

在此基础上,需要提升认识。第一,休闲化是大趋势;第二,休闲与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回顾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有一个讲话,2006年他就告诉我们休闲是什么,休闲与人的发展、休闲经济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我们城市的发展理念,一个是公园理念,一个是两高,上海是怎么做的呢?分享理念、温度理念、两高理念即“高质量、高品质”,城市还应该是两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最后就是稳妥处理提升城市的四大关系。

以城市休闲为导向,积极打造全域休闲城市新品质,我们已从全域旅游向全域休闲过渡的关键时期,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经济是基础,均衡是关键,充分是保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