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开发新模式创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2-21
  • 点击次数:2805

海岸与海岛因为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海洋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旅游市场逐渐成熟,游客的旅游需求差异化趋势也越来越显著,由最初的观光游览到追求更近一步的海洋体验,获取精神的满足。因此对于海洋旅游开发的创新突破显得尤为重要。

一、海洋旅游开发模式对比分析

对海洋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海洋旅游开发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6.png

二、立体式开发模式

海洋旅游产品在设计中,开拓沿岸、远岸岛屿、海上、海底等空间,以空间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开发海洋腹地观光、滨海休闲活动、海上、空中或海底运动、海洋度假居所、海洋酒店/度假村、海洋主题乐园,实现立体化的海洋产业链打造。

17.png

三、双圈模式,海陆联动发展的新探索

双圈是指海洋圈和外圈。首先以海洋及沿岸为起点,将其作为海洋旅游的核心区,发展旅游业的核心产业,食住行游购娱,将其打造为休闲度假胜地。其次外圈做生活,将几个海边渔村整合为滨海旅游目的地,通过发展生产性产业一方面将其融入旅游发展,同时也为旅游提供更多的支撑和基础设施。双圈模式解决了传统海洋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解决了企业与社区之间的矛盾,构建了一个以海洋带动陆地经济,以观光延伸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模式让从大海上岸的村民重新向海而生,让离开海岸的乡村重新因海而兴。

完善在岸旅游产业链,推动城市区域性经济增长。如通过邮轮母港建设、运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以邮轮母港为中心衍生出的邮轮停靠、修缮、船供等一站式服务,游客休闲、娱乐、观光、餐饮等综合商业旅游配套,邮轮公司总部、旅行社及邮轮金融服务机构等,组成完整的邮轮母港产业链,发挥母港最大的功效化,建立品牌价值和客流量优势。被国际邮轮协会(CLIA)誉为“全球最有效率的邮轮码头经营者”的新加坡,现已建有新加坡邮轮中心和新加坡滨海湾邮轮中心两个邮轮码头,其中的滨海湾邮轮港在已有区域商业及服务配套基础上,聚焦商业、服务、娱乐、休闲及办公商务等消费需求,形成以滨海湾为中心的邮轮综合商务中心。充分利用选地滨海湾CBD中心的商业及服务配套设施,增添在岸的游客休闲、观光、旅行社、金融服务中心等商业旅游配套,并预留大块土地用于今后的拓展开发。

虽然海外邮轮产业及邮轮母港,在旅游板块与中国拉开了较大差距,但现在以招商地产等一众国家龙头地产企业将商业板块伸向邮轮产业时,渐渐地形成了建立母港的意识形态、以及文旅商业综合体的规划,例如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与厦门西海湾邮轮城。

四、全产业融合,产业导入

融合发展是旅游业重要创新方式,产业融合有助于借助改造其他产业,丰富海洋旅游产品功能、激发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形式,增添旅游的附加价值。在海洋旅游发展中,融合自然风光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康养等元素,以多产业融合绘制“多幅图景”创造新的海洋旅游吸引物。以一种产业为主线,连串相关产业,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如结合渔业,形成观光、游览、海产品市场、美食等全产业发展模式。建设海洋牧场,改善海洋环境,在保护热带海洋生态环境和扩大渔业资源的同时,开展海洋生态观光和海上垂钓等活动,建成国内外一流的具有海洋特色的休闲渔业项目。

五、“海洋+”多元化海洋旅游开发

在保持和发展传统海洋旅游产品的同时,从海洋旅游与海洋产业、海洋文化、海洋文创等各个方面融合创新,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例如在海洋管理许可范围内,尝试增设海上作业观摩、海洋垂钓等项目。还可以增设诸如港口码头、造船工艺的参观,各种海洋产品如海藻创可贴、海洋纤维的生产过程的“海洋工业游”;海洋研究所、海洋大学、海洋科技馆等组成的“海洋科技游”;空中观光游为代表的高端旅游。对于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既要有主体产品的设计,还要有与主体产品相关产品的配套开发,如与各种海洋文化旅游景点相关的游览服务指南,对景点进行深度介绍的书籍,具有显著特征物品的模型,含有该景点元素的服装,各种包含海洋元素的食品等,全方位的满足游客不同方面的需求。

小结

中国滨海旅游收入和滨海地区的旅游外汇收入逐年增加,海洋旅游业在海洋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海洋旅游业经济总量略有下降但也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旅游开发中,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显著,地方特色不明显,为了更好地促进海洋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结合沿海各地地方特色,不断创新海洋旅游开发模式,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

大地风景文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