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宿的规划设计对四川乡村旅游的启示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7-06
  • 点击次数:748

一、四川乡村旅游的现状及特点

1. 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在1987年,四川地区就出现了最早的乡村旅游雏形——农家乐,并一度成为全国争相模仿的对象。作为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四川乡村旅游发展引领全国。近年来虽然粮蔬产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波动起伏变化明显,但四川乡村旅游综合经营性收入仍以每年近30%增速稳步前行。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四川的乡村旅游出现各种采摘节、观赏节、农业观光园、古镇游、花海等多种形式(图1-1),但四川的乡村旅游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亟需在原来的项目及产品中注入新的内涵。


2. 四川乡村旅游的特点

目前四川的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据四川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四川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经营性收入,从2011年的330亿元,持续增长,到2015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图1-2)。仅2014年年中,四川乡村旅游实现收入675.8亿元,同比增长18.5%,产值直追经济作物。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与传统粮油产业、经济作物一起,成为四川农村经济的增长点。


1-2  四川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经营性收入

 

二、四川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四川的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城市郊区和一些有一定农业基础的的地区。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了现代都市居民渴望回归田园,体验传统农业的心理诉求,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并且为三农问题带来了积极的效益。

但由于对四川乡村旅游的开发层次还不够高,很多地方仍然沿袭了十几年的“农家乐”模式,旅游产品及旅游项目规划设计还属于初级,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不足,乡土特色不明显。忽视了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盲目引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旅游产品形式。  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 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产品雷同现象严重。 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些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周围环境状况较差等。

 

三、台湾民宿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台湾游憩区大饭店、旅馆在节假日住宿供应不足,当地有空屋的人家自发性将空置的房间租给游客从而开始了经营民宿,由此兴起民宿行业。台湾早期的民宿,大都是以家庭副业的方式,旅游产品单一,乡村体验不足。90年代台湾加入WTO以后,台湾农业由原来的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变,推动了民宿的发展,政府在政策上也帮助当地原住民发展民宿业,慢慢促成台湾民宿朝专业化、精致化、高服务化的方向演进,台湾民宿已经超过7400家,已经成为台湾新兴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之一。

 

四、台湾民宿规划设计的特点

1.  台湾民宿统筹规划

台湾民宿业最初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参差不齐,随着政府的介入及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统筹规划民宿业,发展了民宿业周边的农、林、渔、牧等第一产业,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的第二产业,及与之相关的观光休闲农业的第三产业。

台湾民宿在统筹的旅游规划指导下,科学地整合当地地域性的旅游资源,合理地串联整个游览线,例如台湾的飞牛牧场的规划设计(图1-3),使其成为点、线、面有机的组合,带动民宿游联动发展,由此形成了民宿的高质量的旅游核心吸引力。


 1-3 台湾飞牛牧场导览图


2 . 台湾民宿的规划设计始终贯穿地域、乡愁等概念,让人有根、有家可寻

旅游的核心价值是以游客为本,以游客需要为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台湾民宿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始终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意,尽量保持其原有的生态面貌,最终成就了台湾民宿独特的魅力。例如台湾九份的民宿规划设计就保留原有街道进行改造设计,保存乡愁的延续性。(图1-4


    台湾民宿在乡村规划设计的理念里保留了“乡愁”。在乡村规划设计的理念里体现一种尊重自然、尊重原貌的意识,保留台湾本土的地方风情和文化,把记得住“乡愁”作为规划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融入整个旅游规划设计环节。

3.台湾民宿的规划设计跟产业紧密结合

台湾民宿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单纯的住宿用途,更多的融入了商业气息、当地文化来发展周边产业,使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相互促进。例如南投县的清境农场,已经成为两天一夜旅游的首选之地。清境农场面积约360公顷,雨量丰沛,气候温和,环境静谧,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幽雅是仙居(蒋经国),因此将经营牧场、种植温带蔬果、花卉观光及农场各种特有产品,如农场自己生产的牛奶制成的冰棒以及花卉产业的的精油香薰等各种类型产业,通过规划设计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图1-5),使得原本低效的一产高效快速地发展。


4.台湾民宿根据其旅游资源的不同,差异化的规划设计与经营吸引不同客流

台湾民宿依托其自然环境及旅游资源的不同,在规划设计中,尽量保存原生态的资源,保存集体记忆、重构族群历史、再现地方文化,作为抵抗潮流的力量。比如观光茶园、观光果园的农园民宿,以陶艺、木雕的艺术文化民宿,以温泉、滑雪的度假体验的民宿(图1-6),各种类型的民宿吸引不同需求的游客,也让其在竞争中差异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台湾民宿目前已经形成城市和乡村的不同需求和特色的专业化格局。


 

五、四川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方向

1.四川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要做到对环境的尊重,保留乡村自然、朴实的整体风格

自然的生态的系统是乡村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农业风光也是乡村旅游区别与其他旅游类型的独特之处,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要树立“农为本,乡为魂”的理念。把乡村旅游的核心魅力——农田观光、农耕体验、农家习俗等运用其中,其规划设计要结合自然,因地制宜,尊重环境,避免过多的人工改造,保留朴实的风格,实现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2.结合自身产业,以一产为支撑,农业景观化

乡村旅游近年来已经作为农村经济重要转型方式之一,在其转型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结合自身已有的产业,以一产为支撑基础,展农业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现代农业的循环、低碳与传统农业的绿色、生态有机组合。“以产业为基础、创意农业为手段、农耕文化为灵魂”。将农业景观化,把旅游元素、文化元素、科技元素充分融入到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明显、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农质特征浓郁的乡村旅游景观。

3.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文化

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应充分挖掘地域性的历史人物、历史文化、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俗文化,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对当地传统的地域文化活动进行创新和包装,激活民俗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让乡村旅游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例如四川独特的羌寨(图1-7),特色建筑与农业景观完美结合,形成一副美丽的图画。


4.发挥自己的个性色彩

乡村旅游应该统筹规划,立足本土的优势资源,明确其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预防过度开发、盲目建设,例如被称为台湾草莓王国的台湾苗栗县大湖乡,以草莓为主题(图1-8)的规划设计,以及草莓做成的各种副产品,像是草莓酱草莓酒、草莓香肠草莓酥、草莓糖、草莓泡芙草莓醋、草莓大餐等,衍生开发出的产品总共有上百样,将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与打造多元化体验相结合,采用系列节庆引爆,使该地以草莓闻名。因此我们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要发挥其不同地区的不同的个性色彩,打造特色精品旅游项目,实现各地乡村旅游同村不同样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四川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只有立足四川盆地自然的、原生态的农业风光及农业基础,运用设计结合自然的手法,保留原汁原味的农业景象,依托产业整合、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促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升级,才能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乐园、农业变商业,实现四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