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洞穴类景区方面所做的工作。长江三峡峡区这边其实都是喀斯特地貌,地层发育也非常完整,特别是像寒武、奥陶、三叠等等连续性也非常强,这里的洞穴系统非常发育。我本身是做地学文旅融合方向,做的一些工作给大家回报一下。
一、开发现状
宜昌是个非常漂亮的地方,地学旅游是把地球科学的故事如何讲好,在这个事情上是需要花点功夫的。大家对地学是比较陌生的,但地学又常常在我们身边。我今天讲一个小的分支,专门讲在洞穴系统方面。
洞穴系统我专注在几个方面,一个岩溶洞穴,二是工业遗存的矿洞矿坑方面。宜昌在洞穴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三游洞之外,还有金狮洞、白马洞、水帘洞、紫阳龙洞、太清洞、峡谷溶洞以及古潮音洞,这都是我们宜昌地区。
岩溶洞穴
大家可能专注于在峡区,长江三峡的游船,但没有过多关注我们的洞穴,其实我们这边的洞穴非常发达,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可以进行深度的开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能够在洞穴系统中通过一定的文旅融合手法做到全新的方式。
我们简单看下全国目前一些洞穴在改进和提升方面所做的工作如何。离我们都不是很远,喀斯特主要是在西南地区为主,在桂林以及湖南、恩施等等地区有这样一些洞穴做了表率。
矿洞矿坑
另外一个分支在矿洞矿坑层面,矿洞、矿坑是我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实际上现在有大量的急待生态修复和开发的矿洞、矿坑。一会儿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浙江做的工作。其实上海的深坑酒店本身就是在非常深的矿坑里面做的酒店。
我们这边进行了大量开发废弃水泥的矿坑,开发成了非常有名的百里荒矿山公园,现在是旅游度假圣地,每年接待人流也非常多。其他一些内容开发还在进行中,
如何打造区别于其他洞穴类景区创新业态和运营
看一下浙江那边在做的,为什么要引出浙江?一方面我是浙江人,另一方面现在经济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不像以前大刀阔斧的重资产投资,现在要讲究如何用轻资产、低成本开发矿洞、矿坑。
看一下安吉的深蓝计划,原来它也是一个废弃的石灰岩的矿坑,只用了120万启动资金,把整个景区现在打造到了年接待量有100万以上人流量。他的商业模式值得借鉴,它的模式是不收门票,但是收的是咖啡钱,连门票带咖啡69块钱,一天卖的咖啡有8000杯的规模。有时候转换一种思路,变成了年轻人打卡的圣地。当然这里面极大的保留了原先的生态风。
另外一个案例是安吉的瀑布咖啡,现在也比较流行。一共投资1000多万,整个矿坑加上瀑布这样一个天然资源,再加上引入了东南亚的一系列的风格以后,现在年接待流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像这样都是矿坑类的。
我们看一下还有矿洞类的开发,有三个是浙江的,一个是广西的。第一个是我们崖壁的,悬崖方面的;第二个是黄岩石窟,黄岩石窟发展也是非常经典的案例,是清华美院设计师做的设计,用了非常轻量级的手法,把一个采石场变成年轻人的朝圣地、打卡地,通过营造空间的方式打造,包括像采石场也是如此,包括广西的罗城叫做棉花天坑,很多年轻人为了等悬崖咖啡灯亮起来的那一刻,从早晨等到晚上。
运营前置思考/市场现状
通过这样一些小的案例,我们不仅要思考一件事,在经济下行的新经济形势下,地学文旅的开发策略到底还是重投还是怎么样。
第一个原则还是生态保护性开发,这是毋庸置疑的,用我们地学的方式和科学的指导进行生态保护性的开发。
第二个不再采用高投入,而是要考虑如何在满足现在精准客户情绪价值的基础上,用低成本获得高回报和可持续发展,这是项目的核心。
所以今天我只探讨其中一个洞,岩溶洞穴方面的开发,这个也是我做了不少工作。岩溶洞穴也是有很多的开发模式,国内外也有很多,包括主打网红游乐园、主打疗愈空间的、主打观光的。我们国内基本上现在目前已经探明有1700个洞,已经正式开发的有400个洞左右,目前大部分的洞还在观光阶段为主,体验方面业态相对还是比较匮乏。
运营前置思考/市场舆情分析
从小红书、抖音、携程等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对洞穴的评价,大家对洞穴有一个天然的认可,就是非常具有神秘感的,在夏天温度有非常优越性。但是对洞穴的评价没有特别的正面,因为他的观赏性比较弱,体验性比较差,大量的象形文化充斥在里面,很多的地学内容游客根本就听不懂,这是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
运营前置思考/客群类别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要搞清楚我们的核心客群到底是哪些人,现在的洞穴的核心客群是“银发经济”,但是从旅游的角度来说“银发经济”的人绝大部分是免票客群,所以对于景区的发展包括投资收益来说是有一定问题的。如何转变为青年人和亲子群体这个方向,就需要我们对业态进行调整。
运营前置思考/客群综合需求
这里面我简单扩一下,青年人的喜好就是不走寻常路,探险、探秘各种玩法,研学类不只是讲故事,要用科技的手段让他真正的变成故事里面的一员。老年客群还是最简单的,如何把美拍的程度充分发挥好。
二、创新探索
对于洞穴的开发思考,首先大量的洞穴虽然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他的故事走出本地以后基本上没人知道。第二个没人对它有很强的情绪共鸣,没有为它专程过来。很多的地方甚至只是游客旅途中一个小目的地或者过路客,一个小时打卡完。这是这些景区存在的一个问题,如何把它变成完整的景区能够把人留下来,并且变成情绪价值拉满的地方。
一方面不仅是要重塑IP,第二个方面也要强化体验,不只是让他观光走一圈就走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借助新媒体裂变的运营。
因为今天的时间关系,我简单地把做之前做的过一下,这是我们新做的鱼龙洞,抖音上现在的传播率比较高,这个洞穴总投资量只有2千万元,洞穴长度只有一点几公里长,但是重塑以后现在每天接待的客流量达到2000人之多,票价每天最少成交率也有6万左右起步的收入。不是门票收入,可以和大家说一下,门票价格随着国家对于共同富裕的倡导都在不断的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变成往二销方面转化,我们做了尝试,里面的船全部用了全自动化的无人船,人工智能驱动的。之前人工的船一天运行接待率没那么高,其次是体验感不稳定。启用全自动化的无人船,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可能都会坐这个船,载客量得到了提升。所以我们对整个洞穴进行了完整的调整,一是IP主题化创建,二是沉浸式体验,三是专业照明的调整,以前的灯光植入还是比较难处的,四是游客载具智能化,还有运营前置。
IP主题化创建
现在各个洞穴都有自己的IP,但不是每个IP都叫得响,不是每个IP都能够被理解,例如我们对鱼龙洞做了一个IP,这个IP更拿不出手,因为价值观原先是龙王三太子和鲤鱼精私奔的故事,不是正能量的,所以我们现在重塑了他的IP,我们不讲他的父亲,也不讲他的母亲,直接讲他的儿子“鱼龙”。鱼龙是龙生九子其中一子变成了“鱼跃龙门”的故事,“鱼跃龙门”重塑了整个IP和体验所有的过程,内容、IP包括衍生品一系列的形象,使得现在但凡人家要高考、求职都会过来打卡。
沉浸式体验提示
沉浸式体验我们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像一个孩子为了获得成功到最后成功,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所以在参观过程不再是一个拍照的过程,而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每个区域都采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当然这里面用的是相对可控的科技手段。
专业照明升级
专业的灯光做了比较出色的调整,现在最主要的是用来规避掉以前到处都是红灯、绿灯的视觉污染,大量的降低亮度眩光,对在生长的钟乳石和已经废弃的钟乳石会采用不同的打光策略,以及各种氛围灯的打光策略等等。
游客载具智能化
重点介绍一下游客载具智能化,这个船是全智能化的船,成本价做得很低的船,在洞穴里面游客体验感还是非常好的,无人职守全自动化智能避障一系列的内容,使得参观体验结合主题乐园黑暗骑乘做法,游客的整个参观会有非常好的意境,因为水洞有它自己的特色。这里面用了导轨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整个洞现在是无人职守的状态。
任务道具(二消)
采用的二销的道具就是运营前置,使得收费模式不再依赖于我们的门票,而是依赖于我们在过程中的体验所需要的前置内容。
三、开发案例
我们开发的包括太极洞、鱼龙洞,包括现在正在开发的像贵阳的天河潭溶洞,以及芙蓉洞。这个芙蓉洞我要重点推一下,这个是我们重点在做的洞穴,是在湖州太湖边的弁山黄龙洞,整体连两块崖壁带瀑布,带整个矿洞加溶洞总体开发。这个开发采用了全新的模式,不再是采用纯讲故事的方式,而是把地学深入的植入以后,我们把主题乐园的模式和工业遗存的矿洞进行了有机结合,打造了这样的项目,希望明年七一能够和大家见面。
今天时间关系就简单给大家汇报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