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地球科学旅游大会宜昌宣言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9-22
  • 点击次数:9

第六届地球科学旅游大会宜昌宣言

2025年9 月6日 

2025年9月5 日-7 日,第六届地球科学旅游大会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大会由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智汇世界峡区 共襄宜昌未来”为本次峡区旅游嘉年华的主题,汇聚国内外地球科学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军人物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者代表、跨界文旅实践者等近200余人,一起“采世界峡区案例,燃地学旅游薪火”。围绕生态旅游提质、峡区联动发展、产业合作共赢等议题热烈讨论。本次大会提出峡区旅游GCF Tourism新概念,推动峡区旅游新发展。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秘书长王蕾发布了《第六届地球科学旅游大会宜昌宣言》。

会场外的万里巨川——长江,展现着从高山到大海孕育出形态各异而又殊途同归的生态哲学,意大利戈罗普邂逅三峡东关;东非大裂谷的羚羊相遇雅鲁藏布江畔的雪豹;从黄河几字湾的激流直下,到长江中下游千里沃野的生命对话……今日,它们在生态宜昌相遇、交织、共生。

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一起跨越经纬打破地域的阻隔,采集世界范围内峡区旅游的活态样本,播下全球峡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种子。在这里,流淌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我们在此共同呼吁:

一、坚守自然保护,共护峡区永续资源。我们将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将生态保护贯穿峡区旅游开发全过程——严守流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地质遗迹和原真传统文化的保护红线,推动长江三峡、雅鲁藏布、国外峡谷、峡湾等开展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人类共同的自然瑰宝。

二、推动地球科学旅游高质量发展。我们主张以科学思维挖掘峡区生态资源价值:开发地质科考、生态研学等特色产品,将峡区地貌演化、水文变迁、珍稀物种保护等科学内容转化为生态旅游体验;推动地学旅游与文化、农业、科技深度融合,让地学旅游成为峡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三、深化峡区协同,构建全球合作网络。会议期间共同启动了“峡区旅游合作共识行动”,依托这一行动计划搭建峡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长江三峡、东非大峡谷等全球知名峡区资源,定期开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联合研究、可持续旅游与乡村振兴等国际交流活动,共享地学旅游开发经验与技术,共同提升世界峡区旅游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四、聚焦人才培育,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我们呼吁与大家共同构建“产学研用”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中国旅游协会推动建立地球科学研学旅游基地,开展技能型地球科学解说员、生态体验活动带领者、研学旅游导师等专项培训,为峡区等的生态旅游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五、赋能宜昌实践,打造峡区示范标杆。我们支持宜昌依托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和风景区,加快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鼓励国家相关部委、科研机构助力宜昌开展峡区旅游标准化研究,推广“保护—开发—惠民”一体化模式,让宜昌成为全球峡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最后,我们将以宣言为行动指引,与世界各地峡区,包括峡谷、大峡谷和峡湾旅游地挽起手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世界峡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不止聆听,更是共振;不止参与,更是共塑。让我们从生命长江畔的第六届地球科学旅游大会开始,远眺峡区的山川河流海洋,凝望地球生命生态......

让我们——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助力全球峡区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