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副市长、各位代表、会议组织者、主要相关方及尊贵的来宾们:很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发言。我是Simone Bianco,现任香港理工大学酒店旅游业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企业的战略与竞争。作为一名意大利学者,今日我将以《从峡谷到竞争力:意大利戈罗普大峡谷的战略实践》为题,分享意大利峡谷旅游的经验。
意大利的峡谷众多,它们种类多样。萨吉塔里奥峡谷以其碧绿色的水域和水上运动而闻名;而位于西西里岛的阿尔坎塔拉峡谷则展示了由古代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地貌。
不过,今天我将重点介绍戈罗普峡谷。该峡谷位于撒丁岛,是全欧洲最大、最著名的峡谷之一。我们将探讨它是如何通过最佳实践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并讨论这些经验如何推广应用到世界其他峡谷地区。
在峡谷旅游中,有一点非常重要:自然资源本身只是成功构建旅游目的地的一部分。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力”,即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发展管理游客和旅游体验的核心技能。此外,还需要有效的游客流动设计管理,规划低影响的游览路线,并制定安全与可持续的运营保障措施。我将这一整套方法称为:“峡谷战略组合”。
戈罗普峡谷以其生物多样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闻名,是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理想之地。
戈罗普峡谷通过资源管理、安全措施以及社区参与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一种兼顾娱乐性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体验,从而保障峡谷脆弱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戈罗普峡谷与许多其他峡谷一样,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
• 承载力限制严重:有限的接待能力与高需求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游客过多与环境退化;
• 救援安全成本高:由于峡谷运动的危险性,相关的安全与救援成本上升;
• 水流波动性强:类似其他峡谷,水流并不稳定,突发变化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那么,戈罗普峡谷是如何通过其战略范式应对上述问题的呢?
• 第一,采用“时间段预约+微配额”管理制度,甚至在峡谷步道的某些特定区段也实行每日/每周限流。采用“浮动定价机制”,例如在旺季或高峰时段提高门票价格,或者提供小团日出游等高端套餐,以平衡人流。
• 第二,戈罗普峡谷不把峡谷当作产品,而是视为“平台”,构建起与周边社区的协同系统。与附近的手工艺村落、乡村旅游等小型实体合作,不仅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拉动淡季旅游,还使整个社区从旅游中受益。
• 第三,游客安全是重中之重。通过设置自动关闭系统、建立导游认证等级制度、发送手机广播预警等措施,提升游客的安全感,这对户外旅游者来说至关重要。
戈罗普峡谷还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利用沿途步道设置信标解说,并在淡季聘用本地人或学生担任导游,让峡谷从单次目的地升华为承载历史与社区故事的情感连接点,增强游客重访意愿。
韧性循环投资:每张门票的部分收入被再投入到栖息地保护或新步道开发中,每年一个新项目,让游客清楚自己的贡献去向,激励他们再次回来亲眼见证成果。
此外,整个运营高度依赖数据分析,不仅用于定价,还用于管理事故率、游客停留时间及人员调度,确保整个流程高效顺畅。
当然,这一切战略举措都建立在合作框架之上,这是戈罗普峡谷成功的根本保障。
• 第一,与其他户外旅游地建立“竞合联盟”。戈罗普峡谷所在的撒丁岛与意大利乃至欧洲其他地区竞争户外游客,因此通过资源共享先吸引游客来到该地区,再在需求基础上进行友好竞争,甚至推出联合旅游套餐。
• 第二,与社区紧密合作,提升当地居民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推动可持续和生态保护的实践。
• 第三,与环保组织开展创新合作,使戈罗普峡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具合法性,将生态保护与游客体验并重。
• 第四,实施我称之为“Hero-to-Hub(亮点到枢纽)”的策略。即通过“英雄产品”(如热门拍照点、高端定制项目)吸引游客前来,再借助区域内的社区和合作景区组成网络,引导游客延长逗留时间,分散主景点的压力。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适用于全球峡谷旅游目的地的关键经验,包括宜昌以及我们昨晚在游轮上有幸领略到的壮丽的湖北地区:
• 第一,把峡谷当作“平台”而非“产品”来运营,这是实现高效管理的前提;
• 第二,在关键点位实施差异化定价,讲好地质故事,通过收益环扣机制增强韧性(保护生态、提升价值);
• 第三,建立区域网络,缓解核心景点的拥堵,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不要担心边缘地区“抢走”游客,因为强大的区域整体能吸引更多游客;
• 第四,针对不同季节开发不同旅游活动,例如夏季进行峡谷探险,冬季安排观鸟等活动,延长旅游季;
• 最后,不要只关注自然资源,还要关注峡谷战略组合的所有组成部分:能力建设、游客流动设计和安全保障。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如果您想更深入地探讨这些内容,或希望了解该方法如何应用于您的旅游目的地,请随时与我交流,现在或者通过微信都可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