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大地风景文旅研究生班第十五届首期课程精彩开讲。本期课程主题为《游历IP、地方书写与数智文旅》,由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游历图书馆创始人吴必虎教授主讲。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与旅游业的结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旅行方式,还深化了我们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吴必虎教授在开年首次课程中探讨这一融合如何影响和塑造旅游业的未来。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员们理解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旅游业的发展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而是需要与科技深度结合,创造出全新的旅游体验和价值。
《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影响链(这仅仅是一小部分)
吴必虎教授首先带大家回顾了游历概念的演变历程,强调了游历不仅是身体上的移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上的探索。从岩画、篆刻到文献记录,旅行记录的演变历程映射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些早期的旅行记录不仅是探索和交流的证据,更是系统地理学和历史学知识形成的基础。旅行不仅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旅行记录,传递和保存了这些宝贵的联系。
在课程中,吴教授强调了地方书写和旅行书写在促进地方认同与文化传承方面的核心作用。地方书写通过详细记录和分享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发挥着在保护和推广地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助力于塑造地方的独特形象和文化身份。通过整理旅行和地方书写的文献,吴教授提出了构建专题游历图书馆的构想。这样的图书馆不仅为研究和旅行提供了宝贵资源,而且成为了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按照地理、主题或时期等维度为公众开放,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和理解。
OpenAI发布首个视频生成模型“Sora”生成视频截图
在讨论数智文旅时,吴必虎教授强调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由此他提出了搭建具身游历垂直领域大模型,这是对文旅行业的一次革命性重塑,这一模型是可以根据游历数据、资源特征、用户使用场景、生态圈层需求等将大模型逐渐扩展成为覆盖多个应用场景的产品。这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开启了探索世界的新方式。
游历记录 x大模型:游历plus everything
吴必虎教授的讲座不仅给在场和线上的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也是对如何通过地方书写和数字技术创新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深刻反思。通过结合传统的地方书写与现代的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开启文化旅游的新篇章,促进文化交流、保护文化遗产,并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次课程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新的视角,也是对文旅界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
收看回放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
学习第十五届大地风景文旅研究生班
全部课程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