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虎:“倭寇”是海丝发动机?官方海禁与民间贸易的碰撞及其后果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26
  • 点击次数:451

1223日上午,第八届(2023)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论坛(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文旅发展论坛)在深圳市五洲宾馆举行。本届论坛以协同·跨界·振兴为主题,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代表,国家、省市相关领导与文化、旅游、经济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投融资机构负责人,深入探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旅融合的新思路、新业态、新机遇,汇聚智慧力量,推动协同发展、跨区合作与经济复苏。论坛设置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第十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典礼、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宣传大使颁牌仪式、主旨演讲、主题对话、圆桌论坛、作家创作交流会等环节,逾300人参加本次论坛。
本届论坛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际投资促进会联合主办,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创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湾区校友联谊会、深大校友联谊会协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必虎教授、大地风景文旅集团投融资咨询中心主任王小莉受邀出席会议。
640.jpeg
吴必虎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的海洋文明与代表性表征地:大湾区文化遗产与旅游活化》的主题演讲。核心话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文化遗产的地方书写及如何活化利用。从农耕、游牧与海洋为代表的中国三大文明,谈到了中国海洋文明代表性表征地的闽粤,以及大湾区海洋文化遗产在旅游活动中的地方书写与活化利用路径。   
640-1.jpeg

吴教授指出,在丰富的中国文化中,有三种基本元素——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与海洋文明。其中粤港澳核区是海洋文明中南海文化区重要内容之一,这个范围内海洋活动历史悠久,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
吴教授认为,明清两代倭乱、海禁、海上走私等活动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的海洋文化被压缩到闽粤地区,闽粤地区的海洋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的扩张,逐步向外传播,构成了以闽粤人为核心的海洋贸易网络。
海上丝绸之路,代表着一部波澜壮阔的海上文明史。吴教授提到,在北京游历图书馆中,馆藏了古今中外包括苏东坡、郑和、马可·波罗(Marco Polo)、利玛窦(Matteo Ricci )、汤若望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 ……等众多旅行家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涉及大湾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的游历记录,这些丰富的旅行书写记录是大湾区地方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教授强调,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文化遗产藏量丰富、价值重大,应从当前单一的海洋考古走向全方位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基础上,加大海洋文化遗产在旅游活动中的活化与利用,以海洋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激发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吴教授认为,具身游历是大湾区海洋文化遗产地方书写与旅游活化体验的有效途径,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大量的游历记录、大湾区海洋文化遗产等转化为计算机大数据学习的语料,以数字化、智能化呈现的方式与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能够进行沉浸式互动体验。
640-2.jpeg
当天下午,多位专家围绕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协同与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经济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对话。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邀请了多位国际青年代表开展圆桌论坛,以青年的视角,探讨文旅产业在破圈迭代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