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虎 | 文旅发展的在地性理论与实践:文化沉积、恋地主义与吸引物权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3-08
  • 点击次数:891
3月7日,大地风景文旅研究生班第十四届首期课程精彩开讲。本期课程主题为《文旅发展的在地性理论与实践:文化沉积、恋地主义与吸引物权》,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必虎教授主讲。

image005.png吴教授从文旅发展与地方的关系出发,聚焦文化沉积理论(cultural sedimentation)、恋地主义原真性理论(topophilianism authenticity)、吸引物权理论(property right of attraction)三大地理学理论,结合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等实践热点,阐明文旅行业发展的背后逻辑。

文化沉积是指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区,其地方文化形成伊始便经历着不断发展变化,地方文化及其特征的形成是不同时期文化长时间沉积的结果。地方文化的沉积物包括建筑、石窟、历史街区等物质类和山水诗画、民间传说等非物质类两种,它们不仅保留在自然山水之中,也通过表征、传播等手段沉积在人类意识中,持续影响着人类行为。
文化沉淀是一个历时长久的过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地域导致中西方世界观在物质与精神、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应知己知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仍然缺乏对文化保护的重视,但实际上自然保护地也拥有大量的文化基因。未来,应当加强对自然游憩资源文化意义的构建与表达,思考自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艺术、语言文化、审美创作,并加强文化及景观的“价值”保护。

image006.png恋地主义原真性是现地旅游不可替代的学理依据。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人们总会回到自己小时候曾历经的学校或家园,即便它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原址的情感还是不可磨灭的。近几年,对“云旅游”模式的探索和发展在加速,但根据恋地主义原真性的理论,现地旅游不会被完全取代,因为人类的本能就是要到现场体验事件的发生。此外,恋地主义原真性还强调了地理学意义上的区位、位置或地址的不可移动性,它的特点是忠实于原址、响应功能,并且允许创建。

社会和人类文化是动态发展的,地方独特性也会随之变化或再地方化。对于文旅行业而言,文化遗产可以在保持原址的前提下,依据当前人类修养、科技、信仰和投资能力等要素的特征对建筑物做出一定改变,保留原址地方感就能传承最核心的地理基因。在实践中,要注意建构旅游体验中的文化表征,文化符号、旅游符号相互交织,能够赋予客观存在的意义重叠。如文创产品的开发、景区和酒店的跨界融合等,都应该增加“符号”,把符号组织成创作物,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和传播。

image007.png吸引物权具有典型物权所共有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独特性。旅游吸引物权,是指一种由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旅游吸引价值转化而来的土地级差收益及其权利。旅游吸引属无体物,在可管理的范围内,也可成为物权的客体。旅游吸引物权具有排他性,可以成为其他交易的标的物。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只强调物的旅游吸引价值,并不会对物的产权属性做出改变。从这个意义来说,吸引物权是农民享有乡村旅游收益分配权的法理基础。

总的来说,在地性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指导:地方性和文化景观形成理论中,文化沉积理论具有特殊的历史贡献;恋地主义原真性理论解释了原址体验的关键价值;在开发利用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该类土地上的生物生产及附着物(吸引物)时,村集体全部物权及吸引物权,必须得到基本的尊重和必要的分配。

后续大地风景文旅研究生班将持续推出精品课程,欢迎大家收看。

image008.png

收看回放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

↓↓↓

image0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