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案例 | 平遥古城南门游客集散中心规划设计及南门片区业态提升策划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2-14
  • 点击次数:1252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也是我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平遥古城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年游客接待量15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 100 亿元人民币,为当地居民及政府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品牌效益。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平遥古城考察调研。他指出,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及旗下团队长期以来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助力古城保护与更新,为平遥古城提供了南门游客集散中心规划设计和南门片区业态提升策划服务。


作为人居型世界遗产地的典型代表,平遥古城整座古城即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内居住着大量原住民,面临着平衡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居民与游客共生的议题。因此,平遥古城的保护发展需解决如下问题:

1.  古城内游览空间有限,无论是在产品业态、休闲氛围,还是在配套品质方面都无法与其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相匹配;
2. 由于缺乏主旅游通道,在旅游高峰期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
基于此,2019年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对平遥古城提出规划,在古城南部片区策划范围北至迎薰公园(含),南至曙光中街,东至滨河西路,西至康宁路,规模约1200亩;南门游客集散中心设计范围132亩范围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出方案:

1、“双城记”模式促居游共生

方案着眼于平遥古城的总体格局,提出“双城记”的发展模式,通过更新扩容延展古城空间。古城内是以遗产保护为主的活态建筑博物馆,以旅游、观光、传统业态为主,古城外围不完全依赖旅游,以休闲、商业、居住功能为主,千年古城和流光新城得以平遥味儿与国际范儿相结合,真正提升世界文化遗产的品质与价值。
640.jpg

总体方案鸟瞰图

2、文化景观廊道重塑门户窗口
在古城与新城之间打造了游客集散中心和700米的文化景观廊道,未来将作为游客进入古城的主通道。该文化景观廊道将成为进入古城前的文化风景游线和门户窗口。文化景观廊道以“一线千年,贯古通今”为理念,通过景观的表达手法,展示平遥的历史变迁和城市沿革,方案设计中把时间与空间进行融合,从平遥建置发展出发,提取重大历史事件及时间节点,通过空间格局、文化雕塑、景观种植等元素的创意表达,展现平遥古城从古至今生产、商贸与生活的变迁过程。

640-1.jpg

古陶初封”节点景观效果图

入口空间以“取象于钱,外圆内方”为设计原型,用古色的“方圆”来提炼平遥历史时光,用今时的“文艺”来显现平遥文化精髓。铜钱形状的集散广场,布置了阙楼、影壁。明清风格游客中心及世界遗产的标识,承载着旅游集散、形象展示、游憩休闲等多种功能。广场的布置打开了平遥古城的前景空间,突出了古城的天际线。文化景观廊道加强了轴线纵深感,提升了古城的整体气势,古城内外建筑有机延续、外围成为古城的有机生长部分。

640-2.jpg

游客集散中心广场设计

3、 交通分流优化游览系统
交通层面,除重点对集散游客中心重点做建筑设计外,在规划设计阶段也通盘考虑了建设落地后实施管理一体化等问题。作为核心进入空间,南门游客中心的设计中重点对现有交通进行了梳理。通过前期的车流量及流向分析,针对旅游大巴、自驾散客、步行游客分别引入独立的交通进入方式。大巴主要集中在外环行驶停泊,减少对古城的车流干扰;增加地下停车区,开辟多个地下快速进出口,减少自驾车的道路集聚,加强车辆的系统化秩序化管理。同时与平遥县交通部门,公安系统积极合作,建立切实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保证游客中心游线系统的有序通畅。


该规划整个编制过程受到了平遥县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和极大关注,于2020年初顺利通过评审。该规划还获得了2020世界人居·规划金奖。


继为平遥古城南门集散中心提供规划设计咨询服务之后,大地风景又为平遥一城两寺之双林寺景区保护提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探索开辟文保单位保护与发展的样本路径。未来,大地风景将持续关注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让千年古城历久弥新,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传承与活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