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绘”出流动的动人风景线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20
  • 点击次数:1597
交通,作为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是出行前、旅途中都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交通工具作为一种旅游空间移动的载体,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流量输送的功能,另一方面,特色、多元的交通体系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旅游习惯。交通方式演变成为了成为独特的旅游产品和种草工具。

本文将从交旅融合的内涵、交旅融合的实施路径两个层面解读交旅融合如何“绘”出流动的动人风景线。
640.jpg

交旅融合的内涵

政策引导“深”融合——从“达”到“畅”再到“趣”

有关交通和旅游融合的政策,自2017年开始,每两年更新一次,随着每一次的更新,交通和旅游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

1. 强调“串起来”

2017年国家六个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完善旅游交通网络设施,创新旅游交通产品,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扩大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强调从当前我国快速崛起的大众旅游对交通运输新需求出发,发展旅游风景道,形成有广泛影响力的自然风景线、历史人文线、红色文化线;支持发展海上邮轮旅游、内河游船旅游、水上游艇旅游,鼓励支持航运企业拓展邮轮旅游航线;鼓励开发空中游览、航空体验、航空运动,建设低空旅游产业园、通航旅游小镇等;鼓励挖掘“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蜀道”“京杭大运河”等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交通遗迹遗存。

2. 强调“多起来”

2019年出台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

640-1.jpg

3. 强调“慢下来”

2021年出台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交通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国家旅游风景道、旅游交通体系等规划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自然风景线。强化交通网“快进慢游”功能,加强交通干线与重要旅游景区衔接。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自驾游等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定制化旅游运输服务,丰富邮轮旅游服务,形成交通带动旅游、旅游促进交通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全域旅游也成为驱动交旅融合的重要动因。在全域旅游中构建的“快进慢游”体系中,快进是对交通可达性的精准表达,而“慢游”的实质就是将交通价值最大化,在提升交通快捷便利的同时,需要通过交通工具本身的线形驱动和形态更新,营造氛围,增加趣味,延长时间,完善配套,从而实现“快进、慢游、长留”。“行的艺术”也成为赋能目的地体验的重要一部分。

科技带来“新”选择——从“油”到“电”再到“磁”

人工智能和绿色新能源的出现将引爆人类的第四次交通革命。随着科技发展,新技术不断导入,诸如光轮摩托、千年隼号、地球星舰企业号、蝙蝠车等,那些活在科幻大片中的集海陆空运动为一体的交通工具,将在未来不断地真正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这种“科幻走进现实”的体验本身就具有一种吸引力,能够极大地促进交通工具与文旅产品的融合。也让交通、交通工具本身与旅游场景的融入弹性变得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是交通和旅游领域的深度整合,在未来,绿色、通达、安全、舒适、体验、趣味等等交旅融合关键词将会在一个个单体的交通类旅游产品中得以展现。

文化驱动“多”形式——从“交通工具”到“旅游产品”

在文旅融合的前提下,交通和交通工具本身不再是简单的“公共服务品”,而慢慢的变成了“个性化体验品”。利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开发出具有城市和景区特色的旅游产品,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体验目的地的文化,这便实现了交通产品化的过程,也为旅游目的地创造出新的消费点和持续的生命力。
640-2.jpg
例如伦敦的“下午茶”巴士,通过观光大巴的形式,将伦敦的白金汉宫、伦敦眼、大本钟等景点串联起来,同时满足的游客达成双层巴士观光和体验英式下午茶的多重需求。再比如深圳推出的“红胖子”360度全息观光巴士,将科技和交旅融为一体。通过全景天窗、透明玻璃、360度全景摄像、5G+VR等科技技术和设备,让人们亲身感受深圳魅力。

这些产品都不再是单纯的创新交通工具的体验,而是塑造城市形象、进行文化推广、构建深度体验等多维度多层次深度融合。
交旅融合的实施路径
交旅融合可触及的“五个圈层”
第一个圈层,让路通起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体验;第二个圈层,让路美起来——道路本身就是风景;第三个圈层,让点串起来——让道路激活各个点;第四个圈层,让点动起来——让交通工具本身也成为旅游产品;第五个圈层,让交通工具成为核心吸引点。这五个圈层,从交通的点线面,诠释出交旅融合的不同层次,而目的地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各种选择和判断。

交旅融合需思考的“三个维度”

交通工具、交通线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游憩方式,是在交旅融合项目中要着重思考的三个维度。

交旅融合的初步体系构建需要首先确定合适的交通工具,要根据需求定制化、个性化交通工具;其次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设计特色线路;最后是根据交通工具和线路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游憩方式。在此基础上,还要对配套基础设施、服务环境、专业服务人员等综合提升,让交旅融合变得有针对性和落地性,从而实现真正的交通为本,旅游为核的融合关键。

640-3.jpg

交旅融合“三个应用场景”

1. 行之有效:交通工具+商业场景消费

可以在适宜的交通工具空间设立杂货吧、餐吧(例如流动的自助餐吧、早点、午市、晚宴等一日三餐解决方案)、咖啡馆、健身房,冥想室、唱吧、影院厅等,打造“流动的shopping mall”。
2. 行之有趣:交通工具+旅游场景消费
还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受众开设不同主题的交通工具旅游场景,例如萌宠吧、儿童乐园吧、DIY工坊、抖音直播体验(全程主播在线)等等。
3. 行之有感:交通工具+文化场景消费

增加文化体验,创新打造“流动的博物馆”“流动的大剧院”“流动的音乐厅”“流动的展览馆”“流动的图书馆”等空间,实现从票根到文创商品的大汇聚,把陈设、司机、乘务等进行全方位的主题化包装,给游客带来场景化沉浸式的体验。

640-4.jpg

在实现了基本的串联线路和激活资源的基础上,创造和建立各种符合游客需求的应用场景,是交通工具本身与文旅融合的重要一环。其最终目的就是使交通工具本身构成文旅故事性元素的组成部分,让交旅融合“绘”出流动的动人风景线。
大地风景近些年来广泛、深入地参与交旅融合领域,通过环长白山慢行系统设计、茶马古道和北回归线两条国家步道规划、S21阿勒泰—乌鲁木齐高速公路交旅融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辽科尔沁文化旅游风景道及自驾车营地规划、刘公岛环岛风景道景观设计等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以及助力部分项目的落地,在国家步道、文化线路遗产、旅游风景道、公路旅游等交旅融合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交旅融合产品的落地运营,打造更多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