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中国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行业报告》正式发布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2-21
  • 点击次数:910
2021年12月20日,由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主持编撰的《中国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行业报告(2021)》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领域首部行业报告。


《中国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行业报告(2021)》(以下简称“行业报告”)由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北京大地风景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地质出版社联合编撰。主编为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秘书长高炽海博士,顾问为:陈安泽、吴必虎、戴斌、杨振之、刘锋、吴殿廷,副主编为黄晓辉、朱利、许涛。

640.jpg

行业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一、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概述。本章主要对地球科学旅游与自然游憩的概念/资源类型、包含的领域及发展的意义进行阐释。二、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主要诠释了全行业目前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三、地球科学旅游与自然游憩承载地发展状况。统计分析了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类博物馆(地质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等地球科学旅游承载地的发展状况,并以优秀案例的形式,介绍了不同类型承载地发展地球科学旅游的成功经验。四、行业人才培养现状。本章通过大学学历教育现状、职业教育与人才资质现状两部分分析了行业人才培养状况。五、近年亮点领域剖析。选取了自然研学旅行、海洋旅游和冰雪旅游三个近年来的热点领域,剖析了其发展特征和趋势。

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自己的家园“地球”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并辐射自然科学其他相关领域,也是与旅游行业连接最紧密的学科。地球科学包括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以及其它衍生学科和相关学科,涉及整个地球系统,包括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日地空间。
地球科学旅游是以地球科学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地球科学知识、历史文化信息为内涵,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旅游质量为目的,以寓教于游、观光游览、研学旅行、寻奇探险、科学考察为主要形式的益智、益身的旅游活动。

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包括地质景观、地理地貌、动植物、化石矿石、水体景观、天象气候六大类、二十一类,五十七亚类,报告以附录形式对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具体类型释义。从海洋到沙漠、草原,从喀斯特到丹霞、冰川,从火山到温泉,从矿石到星空,从古生物化石到大熊猫、丹顶鹤和无边的竹海……在一定意义上,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就是所有自然资源。

640-1.jpg
自然游憩指的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基于大自然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放松精神和身体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

自然游憩和地球科学旅游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同一件事:人类利用大自然所进行的有益身心的旅游休闲活动,以及相关产业、产品,普通的观光、“到此一游”不包括在其中。

从行为特征上,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主要涉及自然科普旅游、自然研学旅行、自然游憩活动三大类型。

自然科普旅游,指的是让观光具备科学知识、科学趣味。主要反映在景区的科学内容制定、解说体系、科普展陈、科普活动开展上;

自然研学旅行,指的是针对大自然的研学旅行、自然教育。主要反映在研学课程开发、研学基地/营地建设运营上;

自然游憩活动,指的是在大自然中休憩身心的(除科普和研学之外的其他)各类活动。主要反映在徒步等游憩产品、星空摄影等新型旅游产品、温泉等自然度假产品,以及建设气候旅游目的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等。
从所依托的资源类型上,地球科学旅游涉及的种类极其丰富,至少包括:地质遗迹旅游、地震遗迹旅游、矿物矿石旅游、陨石旅游、地质灾害旅游、山地旅游、森林旅游、冰川旅游、洞穴旅游、沙漠旅游、草原旅游、海洋旅游、观鸟旅游、动植物科考旅游、化石研学旅游、星空旅游、冰雪旅游、温泉休闲、气候旅游等等。

640-2.jpg

到目前为止,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行业的发展呈现以下总体状况:

首先,承载地的类型不断扩展,数量不断扩张。
我国(统计不含港澳台)已经拥有5家国家公园、3000余家3A级以上的自然类景区、1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40处世界地质公园、274处国家地质公园、87处国家矿山公园、899处国家湿地公园、2750处自然保护区、3505处森林公园(其中901处国家森林公园)、137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84处野外地学观测研究基地,还有更多的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等等,它们代表了中国。
这样的类型和数量的扩展,为国人接触自然科普旅游、自然研学、自然游憩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640-3.jpg

640-4.jpg

640-5.jpg

其次,自然科普旅游有很大的发展,但尚未在承载地普及。
由于设立时的理念不同、要求不同,除地质公园等少数类型外,大多数自然类景区尚未建立符合科普旅游要求的内容体系、解说体系、展陈体系以及相应的人员培训,尚未摆脱神话迷信、低俗低质的解说词和内容为主的景区产品现状,与市场要求不吻合。
但是,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遗产地为代表的一批承载地,不仅有深入的科学内容挖掘,而且有高水平的解说体系、展陈系统,同时设立了各种科考线路,并依托这些,组织了大量科普旅游活动、志愿者活动,进而向自然研学和各类游憩活动延伸。这些是行业学习的标杆。

640-6.jpg

640-7.jpg

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开展科普活动进校园活动


640-8.jpg

鼎湖山保护区参加今年开展的第三期“移动的自然课程”研学活动

640-9.jpg
2021年洋湖湿地科普宣教成果展现场

第三,自然研学旅行发展迅速,市场和行业供应都有快速扩展。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后,研学旅行领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20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渗透率为5%左右,参与研学旅行的在校中小学生约1100万人。其中,专家预计自然研学占整个研学旅行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
自然研学供应不断完善,已形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自然教育学校(基地)、地学科普研学基地和地质文化村(镇)及全国研学旅行基地等自然研学资源供应平台。例如,中国林学会自2019年4月向首批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授牌以来,已组织公布共计230家自然教育学校(基地)。
与此同时,原国家旅游局、中国研学旅行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郑州市旅游协会、重庆市研学旅行研究会以及湖南省、安徽省、河北省政府部门等相继出台了40余项相关标准规范,为自然研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整个自然研学旅行服务的市场主体良莠不齐,较大规模的企业极少;课程体系与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亟待提升。同时,行业人才极其缺乏,不仅缺少重要的研学导师,而且缺乏从研学旅行的理念构想、项目运营、产品设计、课程研发、营销推广到基(营)地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专业人才。
640-10.jpg

2015-2019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640-11.jpg

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各省分布(单位:家)

第四,自然游憩活动的类型不断扩展,以善用自然为基底的健康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中。
以徒步为引领的各类健康游憩活动参与群体在不断扩张;深入沙漠、冰川、戈壁、草原、森林的深度活动在不断增加,典型代表如“重走玄奘之路”“(中国火人节)戈壁天堂”、攀冰、森林浴、“黄河·宿集”等类型或项目;发展多年的温泉旅游在推陈出新;观鸟旅游和动物摄影已经成为重要时尚;海洋游憩活动中,冲浪、帆船、潜水等都得到了大幅发展,正在形成一些重要的供应地,如海南万宁日月湾冲浪基地;由于冬奥会的召开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冰雪旅游近年来成为极大热点。

同时,许多此前未有效发展旅游行为的自然资源,近些年来开始有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转化,开始形成一些重要的游憩活动类型和目的地。例如以观星、星空摄影、暗夜保护地共同组成的星空旅游目的地正在兴起。

从大量自然游憩活动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群已不再把自然资源视为“到此一游”的领地,而逐渐将它们视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发生地、承载地。

640-12.jpg 

第五,自然类博物馆等场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展陈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旅游和研学的结合仍显不足。
从创建于1916年的中国地质博物馆肇始,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十年的工作,我国现已拥有地质博物馆共计63家,自然博物馆共计33家, 古生物博物馆共14家,区域覆盖面大幅提升。
同时,绝大多数自然类博物馆都有比较高的展陈水平,科学内容扎实、展品丰富、展示形式多样,起到了极好的社会教育作用。但是,往往与旅游的主动结合较少;同时,虽然已经开始开展一些研学活动,但是相比较于其拥有的丰富资源,研学活动的数量、参与人数、覆盖面都仍然不足。
第六,行业机构类型不断丰富,侧面反映了行业蓬勃向上的态势。
行业传统的参与机构是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类博物馆等机构,但是目前的参与机构类型越发众多,包括:
原有地质、林业等自然资源的勘探、管护等生产服务机构,大量向地球科学旅游转型,成为科普旅游、研学旅行的供给者,例如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原有的教育机构近年开始大规模进入自然研学领域,布局建设研学营地,建立自然研学课程系列,对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例如博实乐教育控股有限公司;
部分旅行社敏锐地察觉到市场的变化,开始应市场要求,推出大量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产品,或与景区合作,或与研学基地合作。例如各地纷纷涌现的以旅行社为主力构建的驴友俱乐部、户外俱乐部,使得各种徒步旅行快速发展;
多领域的规划设计机构开始积极介入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行业的发展,包括传统旅游规划设计机构、地质公园设计机构、科普展陈设计机构等等,使得产业服务链条越发健全。
最后一个方面是,伴随着行业爆发,一些核心问题开始凸显。
首要的问题是行业人才不足。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需要复合型人才,既有相应科学知识,了解旅游休闲,还要有某个专项服务领域的能力,这样的人才目前还比较缺乏。由于需要高度复合型的人才,行业的人才培养应是从学历教育到职业教育到社会技能培训的全过程模式。在大学专业教育上,地球科学相关专业与旅游相关专业基本都是独自发展,专业融合较少,直至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分别在地质学、旅游管理学、地理学等专业自主建立了“旅游地学”本科专业,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旅游地学专业人才,但规模较小。在职业教育上,相关证书类别不多,中国旅游协会的旅行策划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参与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的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有关联性且比较重要的两个。在社会技能培训上,有完整知识和技能系统的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培训尚未建立,分散在不同角度的各种培训中。人才问题亟待解决。
640-13.jpg
第二个核心问题是行业标准缺乏。无论是以地球科学旅游还是自然游憩为关键词,都尚不存在相应行业标准。但是,现实情况是,在承载地的建设上,在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产品设计上,在人才培养和执业上,在诸如研学课程这样的内容建设与实施上,都亟待有共识性的标准出台。这些需求反映在定义、产品类型、建设规范、服务内涵与服务质量、人才类型和能力评价等方方面面。为了规范,更为了促进行业发展,需要尽快建立相关的行业各标准。

经业内专家共同研判,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行业将呈现以下六大发展趋势:

1、随着国家公园体制的基本树立,自然资源地的发展理念将产生根本变化,其社会教育的职能和自然游憩的功能将替代盈利目的的职能,成为自然资源地的主要发展方式。
2、5年内,中国的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承载地将基本普及科普旅游,神话、低俗为主的解说内容现状将得到极大改观。

3、自然研学将成为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自然研学营地未来几年将在大中城市近远郊得到大规模布局,课程、教育方式、人才队伍将基本成熟,市场渗透率将大幅提升。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家庭为主导的自然研学短途游是行业发展新趋势。

4、自然游憩活动类型和规模上将得到极大丰富,“在自然中的健康生活方式”将成为中产阶级流行的生活方式,成为与文化消费、友聚娱乐、知识充电并列的四大类闲暇消费之一。

5、行业的参与机构将愈发强壮,机构类型、服务品质、机构规模都将得到长足发展。
6、行业知识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5年内将基本建立、初步健全,行业发展的基础将基本夯实。

640-14.jpg
地球科学旅游通过寓教于游的方式,让人们在大自然中游憩,既能满足国人已经升级的审美需求,又能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既充分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又增加旅游产品的含金量,是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突破点。
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是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统一起来的重要途径。
首部《中国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行业报告》的发布,为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的行业发展书写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