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旧址型景区的升级转型路径探索——《延安·大枣园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简析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1-11
  • 点击次数:1609

革命旧址型景区的升级转型路径探索——《延安·大枣园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简析

一、革命旧址型景区的困境

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占陕西省的74%,且拥有宝塔山、枣园8址、杨家岭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四处国际级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说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品级高,是陕西省红色旅游的核心,具有领跑陕西省甚至中西部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

枣园景区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地处延安市宝塔区枣园镇。枣园是延安市著名的革命遗址文化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曾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领导人先后在这里居住,领导中国革命,因此,枣园业已成为游客到延安必到的旅游目的地。但是枣园景区整体以初级阶段的观光旅游为主,景区紧邻的服务业态单调、档次偏低;景区周边的乡村、沟域等缺乏整体规划,项目散、小、乱,文旅资源保护利用和活化不足,产业亟需升级转型。

二、产业集聚导向的空间整合

枣园革命旧址公园原占地810亩,为免费开放的国家AAAA级景区(2020年与其它几个景点联合创建为AAAAA级景区),规划将其与周边的枣园村、庙沟、老石头沟、崖窑沟等沟域一体化思考,按照文旅融合的大枣园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统一布局,规划范围扩展到8.8平方公理,其中核心规划区范围扩展到2.03平方公里。以枣园革命旧址景区为核心,结合为人民服务广场、延安保卫战景区提升、延安1938文化广场以及枣园、庙沟、老石头沟等村落改造和乡村旅游发展,大力促进枣园景区周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深度开发致力于建设更具吸引力、更符合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三、产业业态和服务形态的并轨升级

规划强调从产业业态和服务形态两个方面并轨升级,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即旧址保护及展示创新、公共服务完善和空间利用、红色文化挖掘和活化、景区动线和交通组织优化、文化创意产品升级和休闲娱乐演艺功能创新,最终将其建设成一个360°全时空、全方位的红色情景式体验景区,一个以红色旅游为引擎、文创产业为驱动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一个充满延安风范和情怀的休闲旅游区。规划完成原枣园景区紧邻地块的提升,通过建设延安枣园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枣园窑洞文创村,增强旅游接待能力;促进原延安保卫战景区的升级扩容,建设延安首个红色旅游主题的深度情景式体验景区——红色共和国景区,提升区域旅游容量和品质;进一步完成延安青年干部培训基地、大陕北乡村欢乐谷、田园度假村等支撑型项目开发,极大丰富旅游产品业态、延长旅游产业链。并设计了涵盖实景演艺+室内演艺+环境戏剧在内的旅游演艺项目群,MUN世界青年联合会等节会活动体系等。

四、亮点项目的创意实施路径

观光小火车作为一种特色的景区交通工具,在承担交通运输功能与景点链接的同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某些小火车内部还设有游客互动、景区解说、咖啡吧、餐厅等休闲设施,使小火车具有了休闲功能。规划在充分研究沟域交通特点和难点、地形地貌条件、工程和经营可行性等方面后,设计了“枣园小火车”项目——文化上寓意着这是一条开往红色革命圣地的胜利列车!

QQ截图20211111172118.png

开展小火车项目,一方面解决了景区内部5公里交通线的问题,打造红色革命圣地最具主题特色的观光小火车;另一方面在串联景点的同时,以红色革命为线索,策划多个主题段落的线路。提升沿路景观、设置体验项目演绎红色历史背景,使小火车成为景区文化脉络的纽带,赋予旅程深刻的红色文化历史体验。通过小火车整体提升景区景观,有效增加景区游览内容。

五、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

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架构可以成就区域和项目的良性发展,规划设计了“五统一”的运管模式,即统一经营主题、统一招商管理、统一营销管理、统一服务管理和统一物业管理,为项目整体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提供科学措施。在运作模式上,设计了“区域运营商+次级开发商+农民”(1+X+Z)的模式,走“综合开发、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科学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