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区”建设模式初探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30
  • 点击次数:900

以全国首个智慧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为例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新一轮腾飞确定了方向。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是旅游消费面的吸引中心,是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基于“数字地球”向“智慧地球”转型这一重大背景的基础下,“智慧景区”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旅游景区未来发展之路,也是在新形势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
观点:走“智慧景区”发展之路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其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交互的方式,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如今,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使政府、企业和市民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同时IBM还从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智慧的银行业六大领域改革前景的预测很好地说明“智慧地球”这一概念是如何造福于中国政府、企业和人民,如何帮助解决中国长期发展目标中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环境保护、能源有效利用和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等五大主题任务。
    而“智慧景区”是结合景区特性,运用人类最新文明成果,构建智慧网络,实现景区智能化发展;将最新管理理念同最新技术成果高度集成,全面应用于景区管理,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智慧景区”还是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最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的创新型景区管理系统。
案例:全国首个智慧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2010年,首届九寨沟智慧景区论坛召开之时,便提出了“智慧景区”这一先进的理念,旨在以智慧创新思路为基础,以九寨沟承担的863重大课题项目《基于时空分流管理模式的RFID技术在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地震遗址的应用研究》为契机,搭建景区信息化发展、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讨中国景区信息化推动运营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和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同年10月九寨沟景区成为全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景区,引起了巨大反响;2011年,九寨沟景区将根据3年来863个科研项目的实践成果,进行“智慧景区”一期建设,着力于景区管理精细化、低碳化、移动化方向,共同推动智慧景区的实施建设。
    “智慧九寨”,是九寨沟景区管理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有效改善九寨风景区商业运作和公共服务关系,实现九寨沟旅游资源的优化使用、生态环境的有序开发和保护、游客满意度提升、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智慧九寨”的建设重点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旅游旺季景区景点游客拥挤、乘车站点的拥挤、车辆调度不畅等问题,实现优化的综合实时管理调度。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在城市的交通、能源、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同时该项技术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必将推动中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快速迈进。
启示:初探“智慧景区”建设模式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景区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旅游景区如何在新机遇背景下向信息化、互通化、智能化的“智慧景区”发展,需要形成一种能使旅游景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发展的建设模式,该模式主要表现为:
    1、进行景区信息最透彻的感知
    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如物联网,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使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并进行分析,便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和进行长期的规划。旅游资源和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长期受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制约,但只要能及时、全面、准确获取景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游客等方面的信息,旅游景区管理者就能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调控,从而缓解该矛盾,实现人地和谐。
    2、实现景区成员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高带宽的通信网络工具,将景区、社会和政府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信息及数据连接起来,进行交互和多方共享,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对环境和游客进行实时监控,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形势并实时解决问题,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便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得以远程完成,同时还可以将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IT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运用众人的智慧集结众人的力量管理景区,从而彻底的改变整个景区的运作方式。
    3、构建景区管理更深入的智能化
    所谓的智能化是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智慧景区应用的智能集合,通过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获取更加新颖、系统且全面的洞察来解决特定问题;同时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改变景区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来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汇总和计算,以整合和分析少量的跨地域、跨行业和职能部门的数据和信息,并将特定的知识应用于智慧景区中来,从而更好的支持决策和行动。
    “智慧景区”将是整个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段旅程不仅要集业界人士之智慧,更离不开相关行业的智慧型发展的带动和引导,旅游景区必须努力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利用智慧的模式来实现中国旅游业的真正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