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国家旅游局网站发布通知,宣布将“美丽中国之旅—智慧旅游”作为2014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并强调将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方面着力,以促进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与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旅游的带领下,向智慧化发展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一、国内已开始兴建智慧乡村游
(一)浙江奉化
2013年,奉化在浙江全省率先开启智慧乡村旅游建设,区域内乡村景点将逐步实现智能化,游客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实现奉化乡村游导游、导航、导购。奉化“智慧乡村旅游”建设,主要包括标注有二维码的乡村智慧旅游手绘地图这样的平面载体,以奉化旅游商务网、WAP网、手机APP客户端为网络支撑的智能平台以及无线宽带网的覆盖等。届时,乡村旅游点将免费开通WIFI热点,乡村景点怎么走、玩什么、吃什么等等,游客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或扫描免费发放的乡村旅游手绘地图上的二维码,乡村旅游点的相关信息就会一览无余。同时,游客对乡村景点的相关服务,也可以通过智能平台进行评价或投诉。从2013年7月份,奉化已开始就区域内主要乡村旅游景点和农家乐进行定点定位、视频拍摄、图片、文字等信息采集,并通过时间的推动将在全市主要乡村旅游点设置网络预订、无线网络、二维码和视频导游等系统,未来还将推广到全市乡村旅游点。
(二)湖北嘉鱼县
2014年3月,湖北嘉鱼县正式启动“智慧乡村旅游”项目,委托武汉光庭公司实施以“导航、导游、导览、导购”为主要功能的“2+2+1”智慧乡村游虚拟平台开发。针对嘉鱼县乡村旅游上规模的接待点数量多、标准化程序低、营销理念落后的现状,为了保证平台建设质量,嘉鱼县旅游局将启动实体平台建设,并赴接待点现场指导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支持“农家乐”业主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和接待水平,有机融入智慧乡村游。
(三)四川平昌县
2014年4月25日,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巴中市平昌县拉开大幕,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乡村文化旅游节锁定“智慧乡村游、美丽巴中行”主题,用手机下载一个客户端,游客就可预定食宿、购买景区门票、网购旅游商品等。平昌借助该县旅游电子信息平台,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和个人终端整合起来,推出巴中旅游资源项目推介会、文艺汇演、乡村旅游环线考察体验、自驾游、特色旅游商品及名小吃展销、登山休闲、骑游养生等活动。
二、智慧旅游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
(一)有利于乡村旅游智慧化管理
智慧旅游借助网络技术更加紧密地连接了旅游行业部门、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在三者间建立了高效地网络互动,创新了传统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同时智慧旅游改变了传统乡村旅游分散经营的状况,促进了乡村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有利于乡村旅游整体效应的发挥,推进了旅游业整体的统一运营,扩大了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经营者多方位的网络监管,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治理、提升了乡村旅游旅游管理水平,带动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智慧旅游网络平台,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多方面、及时准确地收集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更加全面的了解旅游者多样多化的需求、对旅游行业的意见、建议,便于旅游管理部门科学的决策、管理。
(二)有利于乡村旅游智慧化营销
在计算机普及,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在网上进行旅游消费,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营销。作为乡村旅游者,可以在旅游目的地购买旅游产品,在旅游目的地获得旅游体验;也可以在异地提前在网上预定旅游产品,在到达旅游地之后体验旅游产品获得旅游服务,这都说明旅游者无法提前预知旅游产品。正因如此,一些乡村旅游者因无法提前了解旅游产品,在旅游活动中又无法获得预期的旅游体验,旅游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借助互联网,以网络为平台的智慧旅游以旅游者为导向,可以将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等整体旅游资讯及时地、准确地、全面地传递给乡村旅游者,实现乡村旅游信息共享,可以针对乡村旅游者的兴趣爱好、旅游需求、消费水平,及时准确地为旅游者提供全面的、立体的乡村旅游信息,便于游客进行网上预订、网上支付,既方便了游客又促进了乡村旅游相关部门的网络精准化营销。
(三)有利于乡村旅游智慧化服务
智慧旅游将信息技术贯穿到整个旅游业中,通过连接数据中心、服务端平台、使用端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加集中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确保游客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旅游信息,方便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购买,为游客的旅游计划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智慧旅游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智慧化服务,为乡村旅游者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在旅游活动前、中、后均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更加方便游客获取旅游信息、安排计划、预定食宿网上支付、旅游点评等,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在旅游活动结束后,乡村旅游通过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可以在互动点评模块上,对旅游地景观、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交通等方面进行点评,发表自己的旅游体验,这不仅可以对旅游企业起到监督、建议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借助智慧旅游网络平台,旅游企业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为旅游者展示乡村旅游景观,更加形象地向游客展示乡村旅游的生态理念,加深游客生态意识,从而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同时旅游管理部门能实时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监管、记录游客相关数据,及时避免乡村旅游地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科学的指挥景区工作人员及时疏通、分散游客,保护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如何做好乡村智慧游
(一)制定明确的行业规范与要求
旅游业具有关联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活动涉及当地各领域和各产业部门。因此,智慧旅游在乡村发展初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小组,联合多方资源进行战略规划,研究制定乡村智慧旅游相关的方案,从业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制定明确、细致的乡村智慧旅游相关行业标准和信息化规范要求,合理使用资源并进行数据分享。
(二)以游客需求为核心
在旅游体验时代,游客更加喜欢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因此要以旅游者为中心,紧贴其需求变化,并不断进行改进创新,建立以旅游者需求为核心的信息库与资源共享平台,开发一些功能强大、实用性强、方便易用的乡村智慧旅游产品,实现游客的完美体验。
(三)建立风险收益匹配的投融资机制
在乡村智慧旅游建设中,要从利益主体出发决定投资主体及其责权利,运营过程中要调动资本和市场机制的参与。比如为政府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的系统,应该由政府投入资金保障系统的运营;对增加个人旅游体验的手机导游系统,可由个人支付使用成本。
(四)创建乡村智慧旅游建设团队
乡村智慧旅游的建设内容繁多,且当前国内进行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企业还比较缺乏,因此,在乡村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时应该组建包括旅游、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多方面人才的专业团队进行开发和指导。具体实践中可采取甲方指定、专家评议、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既保证项目建设的专业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也兼顾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五)提升乡村旅游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鼓励相关管理部门对乡村旅游设施进行改造,提高旅游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鼓励大型旅游信息服务运营商对现有旅游网站进行改版,根据游客身份特征、经济条件、兴趣爱好、地理位置等自动编排并推送有关信息,提供定制化的乡村旅游信息服务,并通过提供场景式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