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芙蓉镇)旅游发展规划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30
  • 点击次数:1877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遗迹——王村,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酉水之滨,距县城51公里。王村,因土家族的彭氏土司王朝建立于此而得名,原是秦汉时土王的王都,古称酉阳,五代十国时称溪州。位于酉水北面,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 “楚蜀通津”之称。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因名传遐迩的电影巨作《芙蓉镇》全部外景均荟萃于此,故又名“芙蓉镇”。

全镇总面积为122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6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和15个村委会,总人口15612人。该镇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其中土家族人口占71.6%。

王村北依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南临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既是出入永顺的南大门又是猛洞河景区的枢纽点。张家界至吉首的张罗高速公路从古镇经过,王村距猛洞河火车站8公里,东北距张家界荷花机场70多公里,西南距贵州铜仁机场210公里,沿酉水而上可通保靖、里耶,下可达沅陵、常德,水、陆、空交通较为便利。

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张家界—凤凰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上佳景点。四周是青山绿水,镇区内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临水依依的土家吊脚木楼以及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让游人至此赞不绝口,留连忘返。胡绩伟先生游览猛洞河和王村以后作词赞道:“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峡落溪州。悬崖壁峭绿油油,悠悠荡华舟。烹鲜鱼,戏灵猴,龙洞神仙游,芙蓉古镇吊脚楼,土家情意稠。”

芙蓉镇不仅景观秀丽,而且民族风情浓郁,还有记载土家族政治军事历史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和电影《湖南湘西芙蓉镇》外景拍摄现场等人文景观。

一、王村旅游发展经验

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王村,因电影《芙蓉镇》的成功,重新被人们从地图上发掘出来。王村旅游业藉此而兴。近几年来,王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然成为牵引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王村镇所在的永顺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经济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开发,改革旅游经营体制,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王村作为永顺的主要旅游景点在永顺县的旅游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2001年,全县实现接待游客41.6万人次,旅游行业收入4934万元;2002年,全县接待游客42.6万人次,行业收入6230万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县GDP6%2004年,随着景区公路,游道的全面开通,宣传的进一步到位,永顺县的旅游形势来势较好,1-5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28.8万人次,实现旅游行业总收入4767万元。

(一)政府主导发展模式

结合永顺县情,王村古镇最终选择“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模式。政府主导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组织领导、规划编制、营造环境、形象宣传等方面。

在行业管理方面,政府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以下决策并坚决予以实施。一抓环境管理,成立综合执法队伍,抓好景区综合整治,从重从严打击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强买强卖,欺宰游客等行为,维护正常经营秩序;二抓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三抓星级挂牌管理,对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及娱乐行业实行明码标价,定点挂牌管理。

在旅游产业方面,政府以“围绕旅游业发展,调整第一产业,振兴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为原则,充分发挥王村旅游的带动功能。根据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发展餐饮、娱乐、交通灯服务业,兴建旅游商品市场,带动各相关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发展土家标识工艺品、发展土家特色产业、发展土家山寨和特色农业、发展多层次的旅游服务行业。

(二)王村古镇风貌维护

随着王村古镇旅游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王村镇新式房建筑日益增多,破坏了王村古建风貌,大大削弱了其古镇旅游吸引力。为此,政府实施古镇保护工程。

古镇保护工程分三个方面:一是搞好核心区的保护,重点搞好古石板街及30户具有土家族特色古民居的挂牌保护;二是集中卖点,重点布局铜柱馆、古石板街、古民居和民俗文化表演等旅游卖点;三是建设“土家民俗文化生态风光带”,沿张罗路规划新建一批土家特色民居带。

(三)旅游促销

永顺(王村)在旅游市场营销上的大胆付出,对于其古镇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2年永顺县成功举办了北京土家族社巴节,《芙蓉镇》剧组重返王村,中国湖南永顺土家族社巴节等大型节庆活动;20025月,著名导演谢晋率当年《芙蓉镇》主要演员姜文重返王村;20025月,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在刚刚落成的中华民族园土家山寨里,成功地举办了土家社巴节。

在市场开拓方面,王村旅游促销总体按照“立足本省(张家界、吉首、长沙),巩固华东(南京),开拓华北(北京),抢占华南(广东)”的思路,采取培植旅行社,召开旅行社老总座谈会,挂靠国内知名旅行社等形式抓好市场载体联结,突出抓好广告营销,强化产品促销,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四)高标准旅游规划

2002年 永顺县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景区景点,聘请湖南大学,湖南省林勘院等单位编制了《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猛洞河旅游经济开发区,王村景区,小溪自然保护区开发详规,全力打造精品景区景点。

2004年 由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和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编制的《永顺县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永顺县旅游业发展的近、远期战略目标,对优先发展项目“中国土家源,湘西王村”和重大节庆活动——中国湘西土家社巴节和标志景观地标,中国民族自治第一柱进行了方案设计,同时对王村、小溪、老司城三个重点景区进行了概念性规划并进行了投融资分析。

另外,2004812日,由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编制的《湖南省永顺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三个重点景区的概念性规划》评审会获得专家已经一致通过,规划的具体实施正在进行中。

二、王村(芙蓉镇)景区概念性详细规划

国内古镇大多地势平坦,例如周庄、平遥、凤凰等。而王村依山就势,地形错落有致,特别是王村码头到牌坊一带,古街蜿蜒而上,极具韵味。同时,正如丽江打造纳西文化背景下的古镇遗产休闲目的地、宏村打造徽商文化背景下古镇遗产休闲目的地、平遥打造明清汉文化背景下古镇遗产休闲目的地、凤凰打造苗族文化背景下的古镇遗产休闲目的地一样,王村具备了打造成国内著名的土家族文化背景下的古镇遗产休闲目的地的物质基础。

(一)规划理念及目标

在深度挖掘土家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丰富多彩的土家民俗文化和古色古香的历史风貌,塑造和推广“千年古镇 水陆商埠”的旅游形象,大力开发以“古镇遗产休闲游”为主打的系列旅游产品,同时,建立完善、鲜活和多层次的解说系统,对土家文化进行深刻阅读,将该景区建设成为国内著名的古镇遗产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功能分区

本规划根据背景分析及发展定位,提出“一脉联三镇,水陆通三区,两廊汇一湾,六点控全局”的旅游空间格局。


1. 一脉联三镇,是指酉水河将王村、河西镇、罗依溪镇联系。

王村的发展在大猛洞河背景下,应当突破行政区划的制约,以酉水河为依托,联合王村、河西、罗依溪三镇,建立以王村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区。          

2. 水陆通三区,是指通过跳墩河、芙蓉大道把古镇遗产区、开发新区和旅游发展预留区三区紧密地联系起来。

古镇遗产区、开发新区和旅游发展预留区的功能定位各不相同。古镇遗产区主要作为古遗产休闲旅游用地;开发新区主要作为王村的行政、居住和工业用地;旅游发展预留区作为旅游业的预留发展地,给旅游度假产品、景观房地产留出发展空间。通过跳墩河景观步道和芙蓉车行道使三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生态流能迅速沟通。

3. 两廊汇一湾,是指古石板街怀旧廊,跳墩河滨水休闲廊由南到北相伴而行,最后汇聚于环瀑布游憩湾。

亲水和步行是两廊共同的景观要素,但在古石板街怀旧廊和跳墩河滨水休闲廊的表现形式各有千秋。水在石板街上表现得婉约、灵秀,在跳墩河中表现得自然、舒畅,到了瀑布更是达到了高潮;在石板街上步行是与石头、历史的对话,在跳墩河边漫步是与木头、自然的私语。

4. 六点控全局

六点指迎宾柱场所(规划设计的中国民族自治第一柱)、荷花广场、石板街入口码头、石板街东出口、铜柱馆观音阁等节点。这六节点

在不同高程上由南往北,对王村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区的景观格局起到控制作用

(三)旅游产品设计

1.遗产怀旧旅游产品

古街怀旧旅游产品开发的古街以酉水码头为西端,从水路登岸后,沿石板古街而上,以荷花广场为终点,整个古街游线长约5里。古街分三段:西段古街——从码头登岸至江夏府第;中段古街——从江夏府第至荷花池广场;东段古街——从荷花池广场到古街东出口。

【产品策划】临瀑休闲、影视外景、作坊购物等。

2.文博修学旅游产品

结合特种民族工艺经营、展演,沿古石板街分散设置土家民俗文化系列主题博物馆,使整个古街成为生动而鲜活地展示土家文化的活博物馆;同时通过建立科学、完善和别致的旅游信息解说系统,对古街进行全面的解说和展示。这些博物馆建设除了13所为综合博物馆外,其他的定位为专业性而不是综合性,要求内容新颖、特色突出、规模小;博物馆的内容和设施要强调旅游功能。

【产品策划】综合文博旅游、专题博物旅游等产品。

3.土家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较发达的少数民族。永顺是土家族及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土家文化具有原真性、丰富性、代表性等显著的特点,在王村要对土家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展示和展演。

【产品策划】土家民俗、土家宗教、土家节庆等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4.休闲旅游产品

(1)土家新生活类旅游产品

结合现代人的新生活需求,深度挖掘土家传统文化,开发反映土家新生活类的旅游产品。

【产品策划】土家美食、土家艺术、土家传统保健等特色旅游产品。

(2)滨水旅游产品

在瀑布湾周边,酉水河段,跳墩河等滨水地段,开发滨水旅游产品。瀑布为古镇的自然景观高潮,因此环瀑布游憩带是最宜拓展的古镇游憩空间,是最具有形象意义和启动优势的节点空间。巧妙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沿两岸崖壁,构筑悬空吊脚廊榭亭台,供游人观瀑闲坐。西侧整合石板街外围景观,东侧装点山势。设步道、驳岸近水,利用瀑布湾开展水上活动。

清理河道沿岸,完善步道系统,营造户外亲水游憩休闲带。适当添建转角楼,遮挡石板街背面不良形象,提供服务设施。

恢复龙舟节,湘西历史上的龙舟节是很盛大的民间仪式,建议政府重新重视,重新恢复民俗活动。

【产品策划】传统、新兴滨水休闲产品。

 (3)古镇浪漫之夜旅游产品

通过王村在五里古街,瀑布湾周边,荷花广场等地段,通过大地水景景观的营造和夜间灯光的设计,为游客营造夜生活的浪漫情调,吸引晚间消费,感受土家千年古镇独具魅力的夜生活。

【产品策划】表演欣赏、夜色游船、平湖赏月、夜宵美食等夜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