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人口发展迎来了一个转折点:全球50%的人口住进了城市里。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0%。城市,一方面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另一方面也因为资源的过于集中和构架的不合理而导致一系列严峻问题,成为一些人不得不逃离的“伤心之地”或“恐慌之城”。解决城市发展的矛盾已经成为拯救地球家园的关键,这也正是本届世博会关注城市主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罗阿大区案例馆,多极城市群的创意和实践让我们看到了通向光明的一线曙光,正如展区入口处罗阿人写在展板上的那一句话:“城市不是难题,而是难题的解决方案。”
一、多极城市理念:构建没有市中心的城市
罗阿地区,即罗纳——阿尔卑斯大区,位于法国东南部,这里有包括里昂在内的多个城市,“欧洲的屋顶”勃朗峰也位于此。面对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污染等现代都市的通病,罗阿大区开始尝试,并正在一步步实践着一种全新的城市架构——— 多极城市群。
“这里描绘的是一个正在构思中的城市规划方案,我们设想了一个崭新的城市结构,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意,将传统的大型城市以及郊区所面临的问题一一克服,这也是未来的城市模式,我们称之为多极城市群。”步入罗阿大区案例馆,语音讲解会首先介绍该馆的多极城市群概念。
这一概念的设计师贝尔特朗·巴雷先生认为,现代城市多围绕着市中心不断扩张,一圈一圈向外延伸,最后变成一个巨大的“靶子”。城市中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把城市最精华的人力、物力吸引到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由此产生拥堵、高房价、污染等“城市病”。理想的城市应该是多极城市,即没有市中心的城市。
按照设计,多极城市群应该实现:人性化的城市布局,都市与自然间的充分互动,资源与废弃物的绿色生态管理,具备创意和创新能力的繁荣都市经济,文化多样性和机会均等。
二、多极城市群的分区原则
大型的多极城市群需要分成不同的城市区,每个城市按照他们各自的产业特点独立发展,但城市之间的距离最大不超过100公里。电厂分别设在几个城市的交界处,一个电厂能同时向两三个城市供电。这一方面避免了电厂污染对城市的直接危害,也便于电厂在发电量有剩余时能适当调剂,从而提高了能源效率。每一个城市都有布局人际化的特点。市中心配备了全套公共基本设施、民政中心、文化与教育机构,同时商业也一应俱全。在各个城市的郊区,大片的森林、生态旅游区和农业种植区既把城区隔开,又让居民实现共享,还保证了罗阿大区的粮食生产始终能保证自给自足。
三、多极城市的城区密度及建筑
“城市传统发展模式有许多弊端,也许现在还没有走到尽头,但这一天总会到来,我们的探索是为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找到解决方案。”巴雷先生说,“多极城市”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所有的城市问题,但可以起到缓解和预防作用。“多极城市模式适合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巴雷先生认为。分散让城市保持中等密度 “密度并不总是出现在我们以为的地方……”罗阿大区案例馆的一块展板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参观者思考。
设计者们认为,城市的密度大小并不是人们按照主观判断所能得出的,城市是否拥挤也并不总是看人口与平方米的系数关系。与人们的印象恰恰相反,罗阿大区的一些人口聚集区,其实远远不如巴黎市的一些大道和英国的一些别墅区拥挤,因为这些地方的居民每个周末都要开车外出,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等密度万岁”,罗阿大区案例馆提出,中等密度城市一方面保证了居住区附近有足够的商业设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可以到达;另一方面又不至于让城市过于密集,从而压迫市民们在周末逃离城市中心,外出寻找新鲜空气。
要让居民住得惬意,保持城区的中等密度至关重要。罗阿大区的设计者建议,多极城市群只需要几栋高楼用于城市视觉坐标,这可以是办公楼或者酒店;大部分建筑为聚居性的小高层住宅;还有几块单体住宅区。而作为工作、休闲、居住的街区,其具备的多功能性将成为解决大城市“封闭式聚居、孤独感、交通污染”等问题的方案。
四、多极城市的交通组织:高速、低速并重
在巴雷先生的设计中,一座拥有600万人口,占地2400平方公里的“多极城市”被分为8个不相邻的小城区。这些小城区的核心是交通枢纽以及大学,火车站、飞机场可以让城区与城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几分钟之内,一个多极城市群的居民可以随心所欲地通过乘坐高速公共交通工具达到邻近的城市群,再经由二级交通网抵达目的地。高速和低速的交通工具都十分必要,从快至300公里/小时的高速列车和慢至8公里/小时的电缆车或传送带,交通设备一应俱全。城区间的高速公路也必不可少,根据设计方案,环保快速的新能源车将成为“多极城市”私家车的发展方向。
从官方立场看,“多极城市”将不提倡市民大量购买私家车,而是“共享汽车”。市民可以像现在租自行车一样租到汽车,穿梭在城区内或者前往别的城区。“交通是未来城市的重中之重。”罗阿大区案例馆世博项目专员汪伶俐介绍,将来,在多极城市群中,居民将可以选择高速城际铁路、缆车、自动扶梯、水上巴士、预定私人用车、乘坐飞机等多种方式出行,出行将成为享受。
参考文献
1、马彦铭,法国罗阿大区案例馆:未来城市,“花”样布局,河北日报。
2、高吉全,我们梦想和设计的城市——解读法国罗阿大区案例馆“多极城市群”创意,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