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不只是上海的事情,它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关注,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一个活动能否吸引外来游客,除了活动本身的魅力之外,可达性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好进好出的活动,对于观众来说才是可实施的。所以,世博精心规划外部交通,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强重大交通枢纽建设力度,提高各项交通设施的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世博会创造良好的对外交通软硬件条件。
一、外部交通规划
(1)国际航空枢纽港
规划实施了上海国际航空中心的国家战略,建设完善2大机场,提升航空枢纽能力,发挥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虹桥国际机场为辅的组合型的国际航空枢纽港作用,进一步增强世博会对外辐射能力。
(2)铁路
配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完善、通达范围更广的长三角区域铁路网,引导游客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参观世博会。规划认为长三角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应分层形成体系,适应不同层次需求,同时作为世博会区域交通的主要支撑之一。第一层次奠定长三角区内最关键的交通骨架,由沪宁高速铁路和沪杭高速铁路构成。第二层次加强城市间横向联系,与长三角区内部部分其它中小型城市的联系。包括南京杭州间的铁路,南京南通间沿江备案的铁路,杭州宁波间的铁路。第三层次是进一步加密、完善主要交通网。
(3)公路
规划认为以高速公里网络为骨架,形成16条对外高速公路通道和60条高速车道,并根据世博会对外交通需求对对外公路进行必要的增容扩建。
二、市内外交通衔接
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南站、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机场、铁路主站及依托铁路主站设置的3大公路长途汽车客运站是世博会依赖的大型对外交通枢纽。规划每处均配备一定规模的公共交通转换枢纽及1条以上轨道交通线路疏解到发客流,乘客从对外交通枢纽到世博会乘轨道交通最多换乘1次完成市内出行,可以大大方便周边地区的参展游客。
三、综合交通规划的思路
规划围绕“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两个特点、五个理念、五条原则、六个系统的融合与互动”的思路展开。
(1)一个目标
以可持续发展观和先进的交通理念的,前瞻性的综合分析和规划,创建一个畅达、舒适、安全、清洁、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2)两大任务
?满足世博会期间城市与世博交通的安全、有序、畅达的要求,促进城市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满足后世博会城市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两个特点
?在2000万人口的背景,浦东、浦西两岸的旧区,黄浦江贯穿其中、土地的高附加值。?客流的弹性:总量的弹性、每天客流的弹性、高峰小时的客流弹性。
(4)五个理念
?交通缓冲区域——通过各种交通设施的合理布局设置实现车客流的梯次疏解。?绿色交通——提供清洁、安全、舒适的大众交通,充分展示使用新技术、新型环保能源的公共交通系统。?畅达交通——以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为支撑,提供快速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中心城形成30分钟、45分钟、1小时世博会公共交通圈。?一体化交通——提供多元化、换乘方便、畅达的交通服务。?层层集散交通——提供一个国际、国内、长三角、市域……层次分明、逐层集散的综合交通体系。
(5)五条原则
?功能性原则——世博会综合交通系统应具备高效安全的客货运输功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应变性原则——世博会综合交通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紧急事件发生时仍能满足交通需求。?公平性原则——世博会综合交通系统应以人为本,保证世博参与者与非参与者、交通使用者与非使用者的公平。?绿色、可持续原则——世博会交通设施建设及系统运行应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对人文、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许可范围内,应保证可合理后续使用。?可实施性原则——世博会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应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具备可操作性。
(6)六个系统的融合与互动
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枢纽和停车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融合互动。
参考文献
张雁.2010年上海世博综合交通规划简介[J].中国交通技术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