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开幕,观者接踵而至,如今的上海可以用人山人海、人潮汹涌来形容。去看世博会的人多,说明世博会的影响力大,这是值得高兴和喝彩的事情。但是,人多了,行走就成了问题。上海市里堆满了人,要怎样合理安排市区内的交通,以使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世博园区呢?世博会交通协调保障组推出世博交通出行全攻略,倡导集约化公共交通,构建“以轻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交通为基础,其他交通方式补充”的世博交通服务网络,发布世博园区13个出入口公共交通指南,帮助市民和游客选择最合适的公共交通方式抵达世博园区。
一、市内交通规划基本思路
如前所说,本届世博倡导集约化公共交通,构建“以轻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交通为基础,其他交通方式补充”的世博交通服务网络,这样的规划与各种交通方式本身的特点和优势是分不开的,同时各种交通方式又能形成互补。
(1)以轻轨道交通为主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所以,以轨道交通为主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也是符合现代环保、高效运动的特点的。除了常规的轨道交通以外,本届世博会还设置了世博专线,同奥运建奥运专线异曲同工之处,这样可以大大方便游客在园区的交通选择。
(2)地面交通为基础
人类建造道路的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几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地面交通也随着不断发展,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种从人类远古就流传下来的交通方式理所当然应担当重则。本届世博会的地面交通有两种方式可达世博园区,一是世博专线的公交线路,二是常规途经世博的公交线路。专线主要是为外来游客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途径,使游客不用在繁复的公交地图上找从一个地方怎么到世博园区。途经世博园区的公交线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方便市民。这样可以构成四通八达的地面交通网络,达到“要看世博无不达”的境地。
(3)其他交通方式补充
本届上海世博会除了以上提到的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以外,还有出租车和游船等交通工具的补充。出租车主要是为解决某些应急情况下的交通需求,以方便某些工作具有特殊性的工作人员。而水上交通就是本届世博会的一大亮点,与其说是一种交通形式,更多的可以算作一种旅游观光途径。这些交通方式除了能起到补充作用,缓解交通压力,还能作为旅游的工具和项目,供游客选择。在后续利用上也大有裨益。
二、六种可抵园区的市区交通方式
(1)轨道交通
4、6、7、8、9号线可直达世博园区。13号线为世博专线,参观世博会的观众可凭世博会门票进入马当路站,经过安检后免费上车,直达世博园区。
(2)世博专线
一是世博直达线,16条直达线基本覆盖本市对外枢纽和城市主要活动场所;二是世博公交线,世博周边20条常规公交线开设大站专线,中途设置1-2个停靠站;三是世博远郊接驳线,在金山、奉贤、青浦和崇明等区县的重要城镇,设置6条接驳线,将郊区客流驳运至轨道交通7、8、9号线,通过轨道换乘直达世博园区。
(3)上海旅游集散中心
在上海市吴淞客运中心、杨浦体育场、虹口足球场、上海火车站、上海体育馆、上海南站等6个旅游集散中心设置旅游巴士直达世博园区,满足游客参观需求。
(4)世博园外水门
园外共设有4个水门,其昌栈、秦皇岛路、十六铺水门以团体为主,散客为辅,现场不设售票点,东昌路水门以散客为主。
(5)途经世博园区周边的常规公交线
常规公交线也可到达世博园区周边。在做好日常公交服务的同时,也承担世博客流服务工作。夜间散场时,根据客流情况,适时延长运营时间,增加客流疏散速度。
(6)世博专用出租车
世博交通提倡公交优先和集约化出行,不鼓励游客使用出租车抵达园区。但为满足管控区居民、企业及世博园区展馆参展方和工作人员的特殊需求,组建世博专属出租车队,车队规模为4000辆,服务热线96822。
三、世博交通管控分区
上海世博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出行提供了以上的交通选择,同时也鼓励大家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但也有自驾车、外省旅游巴士的进入,针对这些群体,相关部门给出了明确的交通控制,分为了管控区、缓冲区和引导区,对这些区域作出了明确的交通控制要求。
(1)管控区
管控区以限制小汽车出行及满足安保管理为目的,重点强化边界管理,保障入场有序。范围为浦西地区以鲁班路、中山南一路、国货路为边界,浦东地区以耀华路-浦东南路-南码头路为边界的7平方公里区域。管控区只允许持有世博通行证车辆、世博专属出租车和公交车进入。区内居民和企业车辆可按规定申领世博通行证。管控区严格限制社会汽车通行:在7:00-21:00时段内,严格限制社会汽车通行,只允许持有世博通行证车辆、世博专属出租车和公交车进入,为方便游客离园,21:00至次日7:00,管控区对所有出租车开放。管控区内设置大型停车场,专供世博专线车和团体客车等持证大巴使用,方便游客入园。
(2)缓冲区
缓冲区重点保障世博专线、公交、团体客车等集约化车辆快速到达园区。在缓冲区内,设置194公里的世博保障通道,其中在中环线等道路上,设置只允许世博通行证车辆通行的世博专用车道90公里;在中心城区设置只允许世博持证车辆和公交车辆通行的公交专用道104公里,并在上南路、西藏南路根据交通流潮汐情况设置可变车道,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此外,为缓解管控区设置对园区周边路网的影响,在中心城区内新增62条单行道,其中园区周边新增31条,改善园区周边道路的微循环,为到达管控区边界的车辆提供快速疏散的通道。
(3)引导区
引导区重点提高省界道口安检通行能力,并引导自驾车游客向公交转换,从远端对进入市区和世博园区的车辆进行引导和分流。一是从源头引导入沪车流,在江浙境内的进沪高速公路上,设置动态信息牌,引导入沪道口车辆分流。二是在市域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上,设置导向标识,引导外省市和郊区的团体客车从浦东入园。三是结合高速公路出入口在F1赛车场、虹桥枢纽、松江设置P+R停车场,提供10000个换乘泊位,方便长三角自驾车游客停车后换乘专线车或轨道交通入园。
参考文献
1、东方网-文汇报.世博交通出行攻略发布 六大方式可抵达园区[N/OL].新华报业网,2010
2、sunshine.世博自驾车全攻略[N/OL].苏州汽车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