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上海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整个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两岸进行布局。从场地的大小以及位置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看到,园区内的交通系统必然是多元化的,水路和陆路相结合的一个设计。
一、三种交通方式逛遍世博园
从世博园区公共交通新闻发布会发出的信息来看,世博园区(包括园外水门)将提供轨道交通、地面交通、水上交通3种交通服务方式。
(1)轨道交通
世博园区内设1条轨道交通线,轨道交通世博专用线13号线运行“三站两区间”,三个站点非别为内外交通转换的马当路站、浦西园区的卢浦大桥站、浦东园区的世博大道站,运营时间为9点至24点。
(2)地面交通
世博园区内的地面交通设有3条地面公交线、2条观光线。园区内的3条地面公交线路,分别为世博越江线、世博大道线、龙华东路线。这几天线路所设立的站点几乎能在200-300米以内抵达所有的场馆。运营时间为9点到24点。由于该线与花车巡游部分路段重合,花车巡游时间该线停止运行。
世博园区内所设的2条观光线,分别为博成路与高架步道观光线。观光线票价10元/人,上车收费,中途仅设下客点,不上客。博成路观光线在起讫点设置长清北路与高科西路两个站点;高架步道观光线在起讫点设置后滩出入口站与世博轴站两个站点。两条线运营时间9点至24点,当花车巡游活动和园内客流达一定的密度后,观光线暂时停止营运。
(3)水上交通
世博园区内的水上交通设置了水门航线和对江轮渡两种水上交通方式,包括5条越江轮渡线、4条入园水门航线、3条离园水门航线。
对江轮渡是游客越江交通主要方式。园区内共设有6个轮渡码头、5条越江轮渡航线,主要承担越江交通。设在世博园区两岸的L1、L2、L3、L4、L5、L6共6个越江轮渡码头,由16艘500客位世博专用客渡船在其间构成L1至L2、L2至L3、L3至L4、L4至L5、L5至L6共5条园内水上航线,全天班次600班。游客乘坐园内水上航线将享受免费服务。
4个园外水门分别位于十六铺、秦皇岛路、其昌栈、东昌路,总泊位8个;园内3个(M1、M2、M3)水门;水门航线共开设4条入园航线。世博会设置的3条离园航线,分别从世博园区M1、M2、M3码头至十六铺水门,基本票价60元。据了解,公务包船须向世博局申报,而商务包船则应提前向世博水上营运中心提出申请,由该中心统一协调安排。
二、多种交通方式协作,优势何在?
(1)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据上海世博局交通管理部部长所言,地铁专线长3.2公里,每3到6分钟发一次车,每小时能送2.5万至4.7万游客过江。而世博园区内的地面交通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电动车,满载下可驶100公里,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为38-39秒。观光线发车间隔是2-4分钟。而水路主要针对团体游客开放。这些交通方式,各有特点,在世博园内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也符合本届世博会倡导集约化公共交通出行模式的需要。
(2)节能环保,体现主题
世博期间,园区内有150辆混合动力客车、350辆混合动力轿车、120辆纯电动客车、150辆纯电动特种车以及上百辆超级电容和燃料电池车辆投入使用。28平方公里世博园区内外的数千辆新能源汽车,将实现世博园区客运交通“零排放”,园区周边交通“低排放”的目标。这种与“能源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交通设计充分体现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和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因地制宜,展示亮点
本届世博会选址在黄浦江沿岸,与以往任何一届世博会不同,根据场地选址和规划本身的需要开通了水上交通,这让它不仅成为一种交通方式,同时也是观赏景色的一大方式,体验世博园区的水路交通,赏景观博两不误。这条水上交通线可把分别代表上海开埠、近代、现代、未来的四大景点——豫园、外滩、陆家嘴、世博园区串连起来,变交通过程为赏心悦目的游览过程。世博会结束后,水上交通线将继续保留,发挥水上航运和旅游观光功能。到那时,黄浦江不再仅仅用作“浦江游”,她将成为上海市民不可或缺的水上通道。
参考文献
1、臧鸣,潘雪琴,杨立新.世博园内公共交通基本免费[N/OL].东方网,2010
2、不详.世博园区内交通布置情况[N/OL].地铁族,2010
3、Jack.世博园区的交通规划[N/OL].腾讯网,2010
4、不详.上海世博交通规划构想 水上交通成世博会亮点[N/OL].腾讯世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