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旅游产品的开发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30
  • 点击次数:588

酒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一种特殊民俗文化积淀,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时代背景下,应结合地域文化,充分挖掘酒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与发展的酒旅游产品开发。

         一、酒旅游产品开发的新环境

(一)社交旅游时代

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已经带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交时代,而提起社交则更容易想到的是Facebook、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大家似乎更习惯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通过虚拟的网络结识陌生的朋友。诚然,SNS社交网站的普及有其便捷性、时效性、广泛度的优势,但随着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电脑、手机面前之时,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却淡漠了许多。面对由此演化出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社交的本质回归,应提倡由网络交友回归到现实交友,追求一种健康的、真实的、强调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真诚交流的社交活动。

我们认为,需要从多角度去打造社交旅游综合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  游客与游客:打造真实的社交网络。通过活动沙龙、兴趣俱乐部、交友互动等活动实现人与人交往的核心目的。

  游客与景区:通过有组织的服务体系构建,打造个性化贴心服务,引导游客形成与景区的互动,塑造自然放松的氛围。

  人与自然:通过体验性、游憩化项目的打造实现人与人自然的互动。

  人与文化:通过文化挖掘、角色扮演,打造文化体验项目及塑造文化感知氛围。

  居民与游客:通过商业街区等服务设施的打造,以商业业态为媒介,实现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互动社交。

  虚拟与现实:构建综合体社交平台。建立旅游区的社交平台,与当前受众群体广泛的虚拟社区、社交网络对接,实现综合体与社交媒体的对接。

在经历了自然观光景区、人文感悟景区、科技及主题体验景区三代景区发展之后,以社交文化为中心的社交景区将是未来景区的一个发展方向。而从一定程度上讲,酒的功能主要就是社交,中西方都一样。同样是社交功能,但酒的作用在中国与西方又很不相同。中国通过喝酒来交流和表达感情,而西方酒主要是为了营造气氛。在任何的社交场合,都与酒是分不开的。牛栏山酒厂每年都举办菊展活动,以菊为媒、以酒会友,广迎天下宾朋。菊黄时节,邀三五佳朋,温一壶烧酒,砒筹交错间,互抒胸臆,人淡如菊,情浓如酒,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二)体验经济时代

21世纪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向了全新的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是一种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经济形态,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改变消费行为。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在沉醉于整个情感体验过程并获得满足的同时, 心甘情愿地为如此美妙的心理感受支付一定(或额外)的费用。

体验式旅游是体验经济旅游活动的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情感体验。游客在对产品认知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一种情感反应,旅游活动是对旅游产品心理上和情感上的体验。

  文化体验。文化是一个旅游地的灵魂,越是高端的旅游,越注重以文化体验为核心。高端的旅游目的地通常会具备很强的文化体验场所,满足游客精神层面的需求。

  教育体验。教育体验式旅游是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讲求增长见闻,获得知识。从博物馆、历史遗迹等人文景点体验。

  生活体验。体验一种有异于平常生活环境的一种生活体验,比如异国的生活风情、异地的生活、不同民族的风情体验等。

  自然体验。从优美的旅游环境中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亲近大自然,从中获得温馨、宁静、回归自然的体验。

  娱乐体验。娱乐活动可以营造清新、惊奇、刺激和有趣的娱乐氛围,带给人们充满阳光气息和动感魅力的奇妙之旅,满足人们参与、体验的时尚旅游需求。

体验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市场细分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旅游也会朝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满足旅游消费者多样化、个性需求,定制式服务逐渐兴起。如“葡萄酒旅游经历”可谓五花八门、各不相同,通过特定的场景设计和活动方式,给游客以快乐的旅游体验,但其区别于其它旅游经历的核心成分只有一个,即对葡萄酒的欣赏与兴趣。

(三)创意经济时代

刨意产业之父约翰?霍童斯认为,创意是催生某种新事物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意成了核心。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

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 Creative Industry)又叫创意产业、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产业是无边界产业,它可以融合到任何产业里,并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创意与旅游的结合,将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创意能够推进旅游资源价值转化与体验塑造。

  创意推进旅游经济的业态创新与转型升级。

  创意推进旅游产业的功能拓展与持续发展。

  旅游业被各个国家和地区列入创意产业的范畴。

德国鲁尔工业区,曾是德国的煤炭与钢铁之都,是德国经济的“发动机”和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工业基地,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衰退与淡出,从没落的工业区如今成功转型为工业旅游度假区,是在发展创意经济的实践,在创意思想指导下,把工业遗产与旅游进行了完美结合。鲁尔工业区还被评为2010年的“欧洲文化首都”。

798艺术社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在其发展过程中依旧保留了原先的旧厂房,走一条富有创意的创新之路,以廉价的房租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如今已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四)产业融合时代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原本具有分工的一些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并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业态。而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经济学家提出了产业融合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旅游业在这一浪潮的带动下,也显露出融合发展的迹象:新型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如教育旅游、体育旅游、医疗旅游、奖励旅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房地产旅游、公务旅游、节事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等。

酒文化旅游要延伸产业链,也需要加强农业、工业、文化产业等的融合,进行多元化发展,上延伸至酿酒原粮种植、现代农业观光,产品设计、创意、包装、研发;下延伸至贸易、展示、酒文化体验、消费和旅游,推进文化引领、产业联动发展。

 

        二、酒旅游特点及开发

(一)酒旅游特点

酒的种类很多,但总体来看,酒旅游具有以下特点:

1.依附性

酒旅游的发展依托于酒品牌和酒企的发展,酒企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吸引物是企业本身和其环境,以及酒文化。酒企开展旅游活动很大程度也取决于酒企管理层对于开展旅游活动价值的认识和态度。旅游活动必须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为前提。

2.三产融合性

酿酒原料的管理属于农业的范畴;酒的生产酿造、酿造工厂和设备、及酿造技术属于工业的范畴;酒庄及产地对外来游客的旅游接待、服务又具有服务业的特征。因此,酒旅游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典型结合,是各产业的资源整合。酒旅游地开发,应该是集工业生产、旅游休闲、商贸交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

3.主题性

酒旅游的主题很明确,可以说是一种主题旅游,例如葡萄酒旅游是围绕体验葡萄洒或葡萄酒相关产品为目的的,葡萄酒是旅游的核心要素,具有主题鲜明的特征。

4.参与性和体验性

酒旅游是一种体验。游客通过对酒庄及酒产地的访问和游览,无论是品酒、参与酿造、享受酒美食、进行酒知识培训等,过程都具有参与和体验的特征。

5.文化性

一是酒文化,各种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特征,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二是地域文化,酒文化与地区文化是相互融合的,我们国家在发展酒旅游时要注意与当地文化的协调和融合。

(二)开发原则

1.突出特色原则

特色是吸引游客的根本,特色鲜明的企业或旅游产品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打动游客。深挖地方的酒文化资源,抓住地方特色,打造独特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佳”。可以结合地方与酒文化有关的习俗,举办节庆活动,塑造特色旅游形象。

2.互利互赢原则

旅游者也是企业的顾客,游人只有在赏心悦目的游览中获得“求知、求新、求奇”等多重心理满足时才会觉得不虚此行,物有所值,企业推出的工业旅游才有市场。因此,企业开发酒旅游工业旅游项目一定要有精品意识,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讲解.只有让游客满意,才能使自己得利。

3.多元化开发原则

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打造具有多元化旅游产品、综合性服务的酒文化旅游目的地。深入了解旅游地的市场群体与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

4.借鉴利用原则

酒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突破,国内外凡是对酒文化这一旅游资源的开发做的到位、成功的地方,都值得进行借鉴和利用。

(三)开发方式

1.单体开发

对于某一区域独家的知名酒企,利用其品牌效应,进行酒庄旅游开发。单体开发是以单个酒庄发展起来的酒旅游开发方式。例如北京张裕爱斐堡酒庄,就是以其独特的景色、名牌的知名度和口碑吸引游客前往的。

2.综合开发

对于知名酒文化品牌占主导的区域,可围绕酒文化主题,进行综合开发,打造酒文化旅游城或者酒文化旅游小镇。

3.组合开发

与周边其他旅游景点合作,进行组合开发,组合安排游线,丰富游客旅游活动内容。

4.主题旅游开发

围绕酒文化,进行主题公园旅游开发。

 三、酒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酒文化旅游具有三产融合性的特点,从酒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的角度来看,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主要包括酒工业旅游、酒文化旅游和酒农业旅游等方面开发。

(一)酒工业旅游产品开发

从旅游业的角度看,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获取科学知识,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酒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主要依托酒企和酒品牌进行开发。

1)产品特色

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以观光休闲为主要游览方式。

2)体验内容

酒厂设施、现代酿酒工艺、现代生产工艺、现代化企业管理。

3)产品形式

酒厂工业园区参观:如果有新老厂区,则可分开进行旅游开发。老旧厂区,可以结合酿酒的传统酿酒工艺,对于保留的工业遗产可结合工业遗产的开发模式进行创新处理。现代新厂区以重点以参观现代酿酒工艺、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工艺(包装车间,生产流水线等)、企业现代管理等为重点参观学习内容。以生产观摩、包装物流参观等,结合新技术革新的讲解等,使游客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感知体验现代的审生产技术,深刻感受科学的现代酿酒工艺。

地下酒窖:对地下酒窖进行功能区分并加以创新设计。例如可包括藏酒区和品酒休闲吧,藏酒区除本酒庄的藏酒外,还可珍藏一些国内外的精品好酒,供游客参观挑选;品酒休息吧,除了按照一套标准的动作开酒、倒酒外,还与客人沟通,让客人了解挑选各类酒的技巧,喝酒的礼仪、方法,酒的历史文化及如何搭配饮食等。

工业园区参观:优化园区环境和绿化,对于公共绿地进行包装设计,适当增加景观小品,还能设置一些野餐地带、公共游憩区等。建筑设施如果设计独特,设计具有企业形象代表的景观小品或者建筑,也会成为一道观光亮点。

(二)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文化旅游,是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即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或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酒文化旅游的目的,是游客通过酒文化旅游体验,增加对酒的历史、文化、品法等有全面的的了解,从而扩大知识和开扩眼界,或从中获得教育,但同时又获得许多的乐趣,满足了精神生活的需要。

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不同类型的酒都有其独特的酒文化,中国传统的酒文化和以葡萄酒为代表的西洋酒文化差异很大,加上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因此,我们觉得酒文化旅游产品可分为传统酒文化和西洋酒文化两个方面去考虑旅游产品开发,这两大类在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在开发思路和产品展现方面会有一定差异。

1.传统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中国传统的酒类主要包括白酒、黄酒等。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中国人的社交中,酒也一直起着重要作用,酒和酒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酒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也占有独特的地位。中国的酒文化重点包括以下一些:酒的起源与发展、酒具、酒令、酒与文人(例如酒中八仙、扬州八怪)、酒与武术(醉拳)、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就俗礼仪(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婚庆饮酒习俗、祭祀丧葬与酒,少数民族饮酒习俗及其他类型的饮酒习俗)等。

1)产品特色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全方位体验,企业文化精神的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感受,以静态展示、游客参与体验,并结合休闲度假等形式的多角度体验。

2)体验内容

中国传统酒文化全方位体验,包括酒的溯源文化、酿酒文化、储酒文化、品酒和饮酒文化、酒与历史,酒与文学、酒与名人、酒的习俗等;企业文化体验;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体验。

3)产品形式

酒文化博物馆:酒文化的一个综合展现酒文化的地方,精品化陈列展示,同时注重互动性、体验性,及文化交流。抓住主线,具体内容分为几个主题。例如分为传统酒文化篇、该酒庄的企业文化、酒品牌文化与酒发展史。传统酒文化可以从酒的起源和发展、酒具的展示(按照酒具制品的原料和用途会有不同的分类)、酒与名人、酒与文学、酒与习俗等主题展开。表现形式可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手段进行表现,采用多样化的展现方式,例如静态展览呈现,多媒体声光电同步演示,现场演示等。

酒文化主题酒店:建筑外观可采用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建筑里面的设计融入酒文化的特定内容。酒店功能融商务会议、住宿、美食、酒文化展示与交流、购物等于一体。根据需要建设一些大小型不同的会议场所。

酿酒工艺参观体验:酿酒文化的展示,微型葡萄酒酿造流程工艺的演示、游客可参与的酿酒作坊,采用游客参与体验的互动方式。

美食:中国人很重视“吃”,“吃”往往与酒是分不开的。在酒文化旅游地引进各色风味餐厅,结合酒的特色,为游客提供各种味觉体验。如可以开办酒文化的主题餐厅、私家餐厅,可以引进异地或异国美食,主要以中国特色美食为主,将酒与美食完美搭配。

民俗节庆活动:结合地域文化,挖掘民间重大节日与酒有关的活动,以及一些特定的酒习俗和活动,定期举办一些特色名俗节庆活动,将酒作为特色加以融入。例如举办酒之夜歌舞嘉年华等。

酒文化交流活动:可举办或承办白酒行业论坛、白酒高峰论坛、白酒专家论坛等与中国传统酒文化相关的学术活动;可举办品酒大赛、优秀品酒师评选活动等。

酒文化休闲街区:可打造酒文化社交场所,例如酒吧一条街、品酒中心等,酒吧可供游客休闲放松,交朋结友;品酒中心可定期举办一些交流活动。

酒文化风情展示园:结合酒企特色,选择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精彩内容作为主线,园区分为几个主题区,可以开放式的园区为主导,配以少量的室内展览,如展室或蜡像馆。园区景观方面,可以设计对应的酒文化主题景观小品,例如以酒与文学、酒与名人作为主线,结合“酒中八仙”、“扬州八怪”等的人物和作品,通过碑刻和雕塑等形式进行展现,也可以将他们的人物介绍,与酒相关的作品进行室内展览。也可根据酒与名人,酒与文学的故事,打造一个以参观为主的历史文人蜡像馆。

婚庆旅游产品:结合中式建筑设计,对于新人可策划新颖的中式婚礼。安排新婚夫妇参与美酒酿造,酿造一款纪念性酒品,贴上标签作为爱情的见证存于酒窖;针对中老年人,则可策划结婚纪念日活动,打造温馨浪漫的甜蜜回忆之旅。针对恋爱中的情侣,也可打造温馨浪漫之旅,为其留下甜蜜的回忆。

2.西洋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我们这里的洋酒主要是指源于国外的酒的总称,包括威士忌、白兰地等烈性酒类,以及啤酒、葡萄酒、利口酒(Liqueur)等诸多不同酒精含量的酒水品种。西洋酒文化是与西方的生活环境、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西方文化密切相关的,因此,西洋酒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中国传统酒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会有差异。在国内常见的主要有葡萄酒、啤酒等。

1)产品特色

重点以西洋酒文化、西方文化、企业文化等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较中国传统酒文化,让游人感受时尚、浪漫、优雅,激情,以观光休闲、参与体验、度假等为主要形式。  

2)体验内容

西洋酒文化体验,包括西洋酒文化历史、品酒、赏酒、美食等,同时体验浪漫,体验时尚,体验优雅,体验异域文化。

3)产品形式

品酒:举办品酒会,配上美味佳肴,可以企业举办,也可以对外开放,私人或者企业租用起场地举办品酒会,进行社交活动。在美国、法国很多著名的酒庄,每年会迎来数百万世界给地的游客前来品酒。可以开展免费品酒会,“有票品尝”活动,游客品酒评选活动。可开展不同主题的“品酒会”、资深品酒师酒品鉴赏等。

酒企业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举办品酒培训,为对品酒感兴趣的游客提供相关的知识讲座。

美食:美食往往与美酒是相伴的。在酒文化旅游地引进各色风味餐厅,结合酒的特色,如可以开办酒文化的主题餐厅、私家餐厅,可以引进异地或异国美食,在西洋酒文化旅游地,西餐自然是非常好重要的部分,洋酒与西餐的搭配更完美,为游客提供各种味觉体验。

休闲酒吧:根据不同层次的游客,建设酒吧、会所等品酒休闲娱乐场所。

酒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的酒文化交流活动,或酒文化相关的学术论坛,或酒工业博览会。定期举办酒品评与拍卖活动。

商务度假酒店:集住宿、饮食、会议接待等于一体。建设一些大小型不同的会议场所,与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联系,可以开展长期合作关系。

保健美体旅游产品:适当饮用葡萄酒对人的身体是有益的,葡萄酒含有的抗氧化物质对增强免疫功能很有好处,利于保护心脏。葡萄酒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病、预防癌症、美容美颜等多重保健美容功效。法国的马蒂尔德·托马斯提出了葡萄酒浴,洗葡萄酒浴可以营养皮肤,强身健体。葡萄籽富含一种营养物质“多酚”,其抗老的能力是维生素E50倍,是维生素C25倍。黄酒含有18种氨基酸及大量维生素B族,对妇女美容、老年人抗衰老更为适宜。对于酒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挖掘酒的养颜保健功效,开发关于酒的保健美体旅游产品。因此,可以在葡萄酒庄园开展葡萄酒SPA,开发设计各种葡萄酒浴,除湿疗外,配以“干疗”产品。

婚庆旅游产品:葡萄酒旅游地,则可偏向于欧式设计,如可安排西方教堂式的婚礼,另外外景场地也营造出温馨浪漫的场景。在酒庄的特地场地举办婚庆活动,并可安排新婚夫妇参与美酒酿造,酿造一款纪念性酒品,贴上标签作为爱情的见证存于酒窖;针对中老年人,则可策划结婚纪念日活动,打造温馨浪漫的甜蜜回忆之旅。针对恋爱中的情侣,也可打造温馨浪漫之旅,为其留下甜蜜的回忆。

(三)酒农业旅游产品开发

1)产品特色

依托乡村景观和自然生态,结合适当的节庆活动,以观光休闲、参与体验为主。

2)体验内容

乡村景观观光、体验淳朴民风、 蔬果采摘、节庆活动、婚纱摄影。

3)产品形式

 乡村景观观光:酒庄大多地处郊区,周边环境清新幽静,葡萄酒庄通常还与葡萄种植相连,因此,酒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观光资源,这种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满足旅游者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需求。

乡村节庆活动:结合地域特色,举办各种文化节,丰富乡村旅游内容。

采摘活动:对于葡萄酒厂可以在周边的葡萄种植园地开展葡萄采摘,其他类型的酒厂也可以在周边开辟一些相关的谷物、果树种植园,在果蔬成熟的季节,吸引游客前来采摘。与亲人一起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可以结合“亲子”、“家庭”的主题开展采摘活动。

浪漫婚纱摄影基地:营造浪漫温馨的场景,作为婚纱摄影基地,或者作为婚礼外景场地。

购物:农产品采购、酒产品、酒主题旅游纪念品等。

 

四、酒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广 

酒文化旅游不仅是对于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宣传及营销,而且给企业带来的形象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新时代背景下,酒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广也要讲究新方法新手段。

(一)品牌营销

酒文化旅游地大多依托于酒企而建设,酒品牌的知名度直接影响着酒文化旅游地的大众认知度。因此,要想扩大酒文化旅游地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首先就要建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酒品牌,白酒品牌(如茅台酒、五粮液、郎酒等)、葡萄酒品牌(国际的拉菲、波尔多等,国内的张裕、长城等),知名的就品牌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树立酒庄的品牌。

整体上的品牌营销可以从两方面抓,一方面是酒企对于酒品牌的营销推广;一方面是酒庄的整体品牌推广,需要设计鲜明的形象,从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个层面去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并注意与当地地区特色、人文风俗的恰当融合。

(二)网络营销

互联网络的兴起,对全球化、贸易环境、市场营销、新闻传媒、流行文化、个人生活等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不断变化。网络营销无疑成为了当今营销的热点和大势所趋。网络营销能够实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式的交流。要充分重视现代的网络营销媒介,例如微博、人人网、各类论坛等社交媒体,还有很多专业的旅游社交网络,网络的高效便捷性,口碑效应更强。

(三)体验营销

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酒旅游应从多个层面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来吸引旅游者。在旅游推介方面,可以引入“消费体验”,在活动地可以设立消费者体验中心,根据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开展有效的体验营销,将酒品牌与酒文化、酒活动很好地融入。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拓展游客可体验的空间及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如请专业酿酒师与游客面对面交流、进行葡萄酒知识竞赛、设计葡萄园野餐、葡萄酒“DIY’’(如个性化酒标设计)等。

(四)影视营销

影视以其广大的受众面和深刻的感染力在营销中独具优势。酒庄通常会给人留下浪漫、品味、时尚的感觉。据调查,许多旅游者对葡萄酒旅游的最早印象来源于电视剧与电影,尤其是《云中漫步》、《杯酒人生》等经典的影片。可以在宣传中借用影视镜头进行渲染、激发游客探访影视情景的兴趣;同时可以借机会邀请影片组来酒庄做场景拍摄,打造真实的影视景区。

微电影是一种影视营销与网络营销结合的新媒体网络化的营销手段。微电影采用了一种更加柔和的,融入故事本身叙事风格中,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品牌。微电影成本不高,但传播速度快,易被网民接受。很多酒企已在做尝试。广东九江酒厂开拍的《九江十二坊》电视剧落幕后,广东本地另一龙头酒企石湾酒厂近日在微博上贴出自制的“微电影”《佛山非酒勿扰》,该片长度为156秒,内容是搞怪的相亲话题。2011年,由百威英博啤酒集团和土豆网联手打造的4集百威微电影《麦霸英雄》一推出,就引爆了新一轮网络观影热潮,上线一个多月,在土豆上创造了超过2500万的点击率。酒文化旅游地的微电影拍摄还可以将旅游景点作为拍摄场地,

 

参考文献:

[1]李素馨.中国葡萄酒旅游市场开发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1

[2] 姚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