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历史街区—以解说系统建设,实现街区记忆标示性复原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31
  • 点击次数:543


        原北京市宣武区管辖范围的宣武门以南、前门以西地区,明清以来被称作“宣南”,由于这里汇集了众多的老字号店铺、民间艺人、文化设施,形成了南城特有的民俗文化 、商业文化和士人文化,并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独特意蕴的地域文化概念—宣南文化。


        广义的宣南文化,涵盖了皇家文化、士人文化与平民文化三个层次,主体包括:以先农坛为代表的皇家祭祀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京城士人文化、以湖广会馆为代表的会馆文化、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等,集通俗、儒雅、华丽于一身,不仅是北京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交融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突出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和谐、共生的状态。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面展现宣南文化魅力,当时的宣武区政府启动了宣武区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规划项目,意欲在对宣南文化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全面恢复宣武城区历史记忆,推动宣武区文化旅游产品升级。大地风景旅游规划院在项目招投标阶段,以尊重历史记忆脉络的解说标示系统建设为核心,对宣武主要历史街区的文化记忆进行标示性复原,是对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又一次创新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