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中国地域广阔,各种地质条件造就的温泉遍布各地,据地质普查和初步统计,全国已发现温泉将近四千多处,温泉资源十分丰富。粗略统计,云南603处;西藏283处;广东257处;四川220处;福建174处,这些温泉占全国总数的60%。中国地热资源预测总量36万平方公里,近期可开采的温泉资源就达24万平方公里,中国是中低温泉地热大国,约占全球的8.6%。随着现代化钻探勘察手段以及打井技术的发展进步,人工钻出的温泉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温泉在我国有两千年多年的开发历史,古代仅为皇亲国戚的专利。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温泉疗养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机关、工会、厂矿、部队等相继在温泉胜地建立了各种温泉疗养院(所),至60年代中期的十几年中,我国的温泉疗养院(所)大量发展到百余所。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保健、休闲等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温泉旅游走向高速发展的道路,全国各地温泉旅游项目得到大力开发。从2008 年到2012年,温泉旅游人数从的1 257 万人迅速增长至2 099 万人,旅游收入也从2008 年的321.1 亿元增长至770.7 亿元,旅游人次将近翻了一番,旅游收益增长了1 倍以上。
二、中国温泉旅游区域发展格局
我国热泉众多,且呈带状展布,按水热活动强度和热泉的密度并结合其它地质条件,可划分为滇藏地热带,台湾、东南沿海地热带和胶辽半岛地热带。
(一) 中国西南天然温泉蔚为壮观
西南地区是我国7大区域中温泉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我国温泉数量排名前三的地区全位于西南地区。其中云南省第一,温泉数量931处,西藏和四川并列第二分别有温泉30处和305处。西南地区著名的温泉包括腾冲温泉、安宁温泉、羊八井温泉、拉孜温泉、德宗温泉、海螺沟温泉、峨眉天颐温泉、花水湾温泉、东温泉、南温泉、北温泉等。西南地区温泉资源丰富,品味高,市场前景广阔,虽然真正纳入规划开发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发展势头迅猛,尤其以西藏、四川、云南三省温泉旅游开发强度最高。
重庆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美称,重庆借温泉旅游大发展的契机,提出建设“世界温泉之都”的大胆设想,在政府主导下,先后实施了“五方十泉、一圈百泉、两翼多泉”的温泉开发战略,已投入使用的温泉旅游区有40个,在建107个重庆市将2010年定为温泉旅游主题年,2011年还召开了世界温泉旅游高峰会议,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与重庆市共同签署了《世界温泉之都重庆宣言》。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开始关注温泉环境与温泉文化主题概念引导和文化体验的开发,进一步强化温泉旅游的休闲度假特性,提出把重庆的美食文化、中医养生的功能结合起来,在文化包装、服务健康、提高管理、创新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开拓。
(二) 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省温泉旅游迅猛发展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于旅游的多样化追求越来越高,有眼光的投资者受日本、美国、欧洲温泉产业发展的启发,将现代温泉产业引入中国。恩平金山温泉、清新温矿泉和御温泉作为先驱几乎同时投放市场,并迅速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之后广东大量温泉度假村涌现出来,各个地级市几乎都有几家温泉项目,其中以清远、江门、珠海、惠州、河源等地最为活跃。而后广东开始迅速输出资金、管理、品牌、设计等,在全国各地具有温泉资源的省市开发温泉旅游度假项目,培育起一大批后来居上的温泉旅游品牌,如江西的天沐温泉、厦门的日月谷温泉、南京的颐尚温泉和四川的九寨天堂等温泉旅游项目都取得巨大成功。
(三) 湖北、山东、辽宁温泉旅游方兴未艾。
在温泉资源大省湖北,近些年在京山、洪湖、英山、随州、咸宁等地都建设了不少大型室外温泉项目,这些项目在服务项目设置和园林景观上大多延续日式庭院风格,特色不明显,同质化严重。山东是长江以北的温泉大省,已经实现17地市温泉旅游项目的全覆盖,山东省旅游局早在2007年就编制了《山东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对全省温泉旅游的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辽宁是中国温泉资源的三大集中分布区域之一,在辽宁众多的温泉当中,最有名的就是鞍山汤岗子温泉,以卓越的品质成为中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其它比如大连的安波温泉度假区、步云山温泉和葫芦岛兴城温泉、营口双台温泉旅游度假区都是辽宁温泉旅游的佼佼者。2011年辽宁省温泉旅游超过3000万人次,温泉旅游收入190亿元,成为辽宁省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四) 陕西、河南、河北温泉旅游老汤谱新曲。
在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宝鸡、榆林等地都在重点打出以温泉旅游项目为主的中华养生文化体验的旗帜,宣传陕西特色的温泉具有温度高、压力高、出水量高、品质高的四高特点,催生出一大批温泉养生休闲旅游项目,成为陕西省除了突出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之外又一独具特色的温泉文化。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也极为重视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去年年底在“中国温泉之乡”鲁山评出“河南十佳温泉”,进一步宣传河南的温泉旅游资源,促进河南省温泉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河北省的温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分布极为广泛,平山、赤城、隆化、怀来、抚宁、雄县、固安等地都建有规模不等的温泉旅游度假区,闻名于世的热河这个地名就是以温泉而著称,平山的温塘镇、赤城的汤泉、固安的牛驼镇、隆化的七家镇和茅荆坝乡等凭借优良的自然资源,在温泉旅游产业取得不俗的业绩.
三、温泉旅游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一) 温泉旅游产品开发趋势
最近10余年来,温泉开发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全国温泉旅游消费人数每年增长超过20%。温泉旅游已实现产业化发展,很多温泉旅游景区逐步摆脱单一洗浴健身的功能,形成集休闲度假、保健疗养、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功能性休闲度假目的地,全国出现一大批温泉休闲度假区、温泉小镇和温泉城市,温泉旅游正处于从康复疗养向大众休闲的过渡发展期。
另外,结合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福建、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四川、贵州、海南、内蒙都推出了很多成熟的温泉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设施,都以不错的经营业绩成为当地旅游产品的佼佼者。
1.温泉度假是未来发展的“热点”
在世界流行的以水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三大主题是温泉、海水和冰雪,温泉旅游不仅是最大的内陆休闲度假主题,也是最古老的旅游方式。温泉的发展已不再限于温泉本身,已经向一种文化、一种健康方式和一种是生活时尚方向衍生。
2.注重温泉旅游产品小体量、个性化、私密性开发
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其对旅游产品的精致度,对旅游空间的私密性,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定制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温泉的空间布局将更加注重独立私密性开发,在服务设施上更加注重将大众与高端相结合,同时要求能够体现本土特色文化氛围。
3.温泉休闲度假与疗养功能相结合
温泉除了休闲放松的功能之外,其养生的功能得到了更加深刻的挖掘,温泉疗养的旅游越来越迎合现代社会高消费群体的养生需求,因此由养生文化与温泉文化相结合的而衍生出的温泉疗养产品成为温泉旅游的一大亮点。
(二) 温泉旅游繁荣背后谁当清醒
纵观我国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脉络,经过二三十年的大规模商业运作,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温泉旅游企业遍布全国,丰富了旅游市场,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与其它温泉大国强国和世界级温泉旅游品牌来比较,盲目开发、资源浪费、乱采私采、产品雷同、管理不善、缺乏规范、品牌影响力不足、文化内涵贫乏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温泉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遍地开花的中国温泉旅游产业该进行深刻的思考了。
案例:
雄县模式与济南经验及国外地热温泉综合利用的借鉴意义
一、雄县模式保证温泉资源永续利用
雄县地处白洋淀之畔,地热资源丰富,第七个获批“中国温泉之乡”,为氯化物碳酸钠型地热水,出水温度55-86°C,富含锂、锶、锌、钾等多种微量元素,达到国家医疗热矿水标准,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全县已开发地热井58眼,其中回灌井18眼,通过热交换设备完成地热资源的置换回灌过程,用于工业民用供暖、洗浴休闲、旅游度假等行业,部分尾水用于设施农业和渔业养殖等行业,县城所有供暖区域基本实现地热尾水回灌全覆盖,采灌基本达到平衡,创造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统一规划、采灌结合、惠及百姓”的“雄县模式”。
雄县为确保地热资源开发能够依法进行,先后制定《2006-2020年雄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10-2020年雄县城区地热集中供热规划》和《雄县地热管理办法》,还成立了地热办公室,监督管理全县地热资源开发工作,完善地热动态监测系统,实现所有地热开发监测全覆盖,争创华北地区“无烟城”。近年雄县投资上亿元的温泉休闲旅游项目就达30项,仅利用地热资源一项就可节约煤炭5.65万吨。央视国际频道将“雄县模式”与世界地热利用水平最高的冰岛雷克雅未克市对比,大力进行宣传推介。
二、济南经验让温泉旅游变得多姿多彩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勘探铁矿过程中就发现了众多地热温泉。历城、槐荫、天桥、商河、济阳、长清等地都具备开发温泉项目的基础。济钢鸭旺口地热温泉区在温泉疗养的基础上,还开发了30多种温泉项目,满足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旅游、休闲、度假的需求。商河地热温泉区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主要用于供暖、洗浴休闲、养殖种植、温泉旅游等项目,还通过换热设备和热泵技术开发梯级供热技术,利用回灌技术处理尾水,依托地热资源,商河县形成了江北最大的红掌和蝴蝶兰种植基地。位里庄地热温泉区吸引多家水产养殖机构开展渔业科研和生产,让温泉资源的经济价值发挥到极致。
趵突泉复涌标志着城市生态的进一步恢复,泉城在温泉利用上也是频频发力,2013年2月济南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济南市中国温泉之都申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提出“南有冷泉观赏,北有温泉疗养”的温泉文化新形象,冷泉绕城,温泉观景,济南市对温泉资源的重视必将开创旅游休闲度假的新格局。
三、国外地热温泉资源综合利用先行一步
利用地热温泉水的热能,以水管流经散热片,使多余的热量散发出来,有助于节约能源并制造区域特色。美国、俄罗斯都已经成功完成实验电厂,冰岛几十万人皆靠温泉之热取得暖气,此外,地热能源还可以用于工业使用,制盐、干燥、冷却、蒸馏、发酵或其它低温热处理等。新西兰成功利用地热资源发展造纸工业。
冰岛西南部的蓝湖地热温泉,是冰岛最大的旅游景点之一。蓝湖所在地是地球上地下岩浆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这种活动加热了蓝湖,使得水体蒸腾。地面附近的熔岩流加热的水蒸汽用于推动涡轮机发电,经过了涡轮机的蒸汽变成热水,经过换热器又为市政热水供暖系统提供热量,可谓一举多得。蓝湖洗浴和游泳的礁湖地区水温平均在40 ℃左右,水体有丰富矿物质,如硅和硫,在蓝湖泡温泉是一大享受。温泉提供游玩之外,还经过换热器处理后为周围的居民提供热水,同时,温泉附近熔岩流制造的大量热水和蒸汽还被地热发电厂用来涡轮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