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开发模式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31
  • 点击次数:1184

  开发模式是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发展的首要因素,决定三权归属与管理框架,以及项目构建。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结合现实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开发情况来看,目前对于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开发我国主要有“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政府主导,企业配合模式”这三大模式。


  一、我国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主导开发模式分析


  1.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将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集于一身,在此种模式下,开发与管理资金完全来源于政府拨款与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景区门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致使旅游度假目的地市场竞争力低下,其权威性逐渐受到创新模式的挑战。此模式虽然对旅游度假目的地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但不利于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经营发展,同时还存在着以下风险:(1)监控失效风险。该模式的管理主体与监控主体都是政府,从而易导致行政行为流于形式,不利于监督;(2)开发经营扩大风险。一个国际旅游低价目的地开发区的开发经营内容往往是多元化的,而开发经营内容的多元化极可能导致开发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从而扩大风险。


  2.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即在对旅游度假目的地开发时,以企业为主导,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和经营制度对旅游度假目的地进行开发经营,实现三权分离。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是国企、私企或合资企业,又分上市和非上市两种,其市场融资能力较强,广泛的融资渠道及企业长期独家经营,保证了旅游度假目的地开发建设运营的大量资金。

  此种模式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风险:(1)决策风险。在高度集权的体制和缺乏民主决策的情况下,领导的决策能力成为旅游度假目的地开发成功与否的要素之一;(2)资源破坏风险。企业在对旅游度假目的地进行开发时,其目标是使利益最大化,所以在开发时必然不计后果最大限度的对目的地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而忽略对资源的保护;(3)开发经营风险。企业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旅游度假目的地规划、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约。(4)投资损失风险。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变更及旅游度假目的地经营目标的多重性,均有可能导致企业投资损失。


  3.政府主导,企业配合模式


  政府主导,企业配合模式是由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企业较长时间地控制和管理,组织一方或多方投资,成片租赁开发,并按约定比例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分享经营收益。概括的讲,即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的旅游开发模式。此种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是成功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创新了我国旅游旅游度假目的地开发管理体制,解决了旅游度假目的地开发的资金问题。政府对旅游度假目的地实行统一规划,企业必须严格遵照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在保护景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对景区进行高起点、高规格的开发建设。

  但此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1)监督风险。将国有公共资源交给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开发与经营,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风险,易发生因过度开发而破坏景区资源原始状态的问题。另外,企业对景区长期独家垄断经营,缺乏市场竞争,易产生寻租行为,加之政府部门对企业经营中涉及规划、投资等专业知识的欠缺,监管约束力受到限制;(2)合作风险。旅游度假目的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合作是旅游度假目的地开发的重要因素,当地政府、投资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利益分配对该模式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二、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开发建议


  无论是何种开发模式,在对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进行开发时都应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对将要开发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做好准确定位


  对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做一个准确的定位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前提,一个准确的定位不仅能避免潜在的风险,而且还能促进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发展。在对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进行定位时必须建立在区域定位和市场定位这两个层面的基础之上。区域定位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考虑,市场定位主要需要考虑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职能、对象和客源地等方面。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定位是对未来旅游发展和应对旅游度假市场快速变化的概括,既要实现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又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度假旅游市场未来的需求。


  2.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形成核心吸引力,塑造形象品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范畴已经得到极大扩展,要想合理的开发好一个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首要的就是挖掘各类有形的、无形的、可说的、可看的、可玩的旅游资源,按照情境化、体验化、游乐化等手法创意性地设计游憩方式,形成旅游产品体系,并概括提升目的地主题形象,有机利用资源、产品、市场、品牌等各种维度,促进区域旅游发展。


  3.实施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社会、制度环境


  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等综合环境,这是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发展的基础要素。生态是旅游开发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所有的旅游活动必须以生态保护为第一原则;友好的社会环境也是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促进剂,一个世界著名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必然是拥有极高的社区支持度、居民参与度的,当地人民的友善和热情能够成为旅游者留下来的理由;制度环境包括旅游度假目的地整体管理的制度化水平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还包括旅游行业管理的力度,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消费秩序。


  4.坚持政府主导型战略,规划先行,统筹协作


  由于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开发的综合性、复杂性、联动性,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建立综合性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开发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整体营销,同时,引入市场化运作,放开搞活,培育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并利用就业、福利、舆论等手段,提高社会支持度,形成上下一体、管产结合的产业运作结构。
  现阶段,我国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开发模式虽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但其总态势是好的。我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对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开发模式的研究,全面培育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这个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在国际上的总体形象。因而,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开发问题就成为我们旅游业亟需抓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旅游发展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