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31
  • 点击次数:165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范围内邮轮旅游进入快速增长期之后,邮轮旅游产业被冠以“海上流动度假村”、“港口都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等多种称谓。据测算,邮轮旅游产业可以产生1:10-1:14的高带动系数,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每接待一位国际游客所带来的旅游收入为740美元,而邮轮接待的收入高达1341美元;接待1个邮轮旅游的乘客,就会创造相关9个工作岗位,可见邮轮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之强劲。

  中交协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邮轮发展报告2008-2009》对邮轮经济这样定义:以海上巡游(Sea-Cruising)的豪华邮轮为明显的区别特征,依托邮轮母港与停靠港及其所在城市的各类资源,主要推销豪华舒适的生活品质,以邮轮旅游产品为核心,向上下游领域延伸、构成跨区域跨行业、多领域多渠道的投入产出形式。简单来说邮轮旅游的经济效益就是由邮轮旅游业的发展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综合:邮轮港口建设所带动的邮轮公司入驻、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港口服务等所带来的经济效应;邮轮到达码头、停靠所产生的油、水、备品补给所带动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关联产业交易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邮轮制造产业所带动的交通运输业、国际贸易及配套产业的发展。


  一、邮轮港口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分析


  邮轮港口可分为邮轮母港、邮轮挂靠港和小航线节点港三大类。邮轮母港是指具备多艘大型邮轮停靠及其进出所需的综合服务设施设备条件,能够为邮轮经济发展提供全程、综合的服务及其配套。是邮轮的基地,邮轮在此进行补给、废物处理、维护与修理。邮轮公司一般会在邮轮母港地区设置公司总部或者地区总部。从邮轮旅游业成熟的北美地区经验来看,邮轮挂靠港口一般规模小、市场小,每年登轮乘客人数不超过10万人。邮轮港口的经营模式一般为从邮轮母港登轮-邮轮挂靠港游客登轮-邮轮目的地消费-航行期间在邮轮上消费-邮轮挂靠港游客离船-邮轮母港游客离船。一般来说邮轮母港的经济收益一般是邮轮停靠港的10-14倍。

  邮轮母港产业运营方式以大型邮轮企业为核心主体,以相关要素企业为主体,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大型邮轮企业是母港产业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共同利益把相关要素企业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构成母港产业的价值运行网络。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邮轮公司通过对船舶的购买欲租赁、船籍的注册与管理、码头的利用与养护、员工的聘用与培养、邮轮的补给与物流、邮轮产品的市场与营销、邮轮文化的建设与推广等积极带动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的全面发展。邮轮公司业务的顺利运营则需要港口码头、邮轮旅行社、旅游景区、造船企业、船舶设计院、邮轮供应企业、政府机关等多层级主体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


  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拉动区域经济发展。邮轮产业中最为核心的产业是旅游观光业,对于邮轮母港所在城市而言,邮轮到访的首要贡献就是带来了大量的旅游观光者。旅游观光者在邮轮母港的消费增加了当地的旅游和各种商业收入。以上海为例,2012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口正式建成运营,歌诗达、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司纷纷以吴淞口为母港开设航线,2012年从上海出发的邮轮旅客达到26.4万人次,同比增长了近八倍。2013年上海吴淞口码头运营收益达1亿元,收益主要来自码头业务收入、船员劳务输出、船票代理业务,船舶供应代理业务四个方面。


  2.提升区域服务业接待水平。邮轮旅游带有明显的跨地域、跨过节的性质,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乘客由于文化、生活习惯、旅游偏好等各方面的不同,旅游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此外邮轮旅游仍然是以中产阶层以上的群体为主的旅游活动,因此就需要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服务标准,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3.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邮轮旅游活动的正常运行,需要产业链上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从参与主体的主要经营活动来看,就包含了邮轮码头的建设、运营与服务,邮轮公司的管理、营销及合作,邮轮制造企业的原料采购、设计及制造等方方面面。以美国阿拉斯加为例,阿拉斯加是美国本土典型的邮轮目的地港,当地人很少选择乘坐邮轮出行,但每年接待邮轮乘客超过330万人次,邮轮公司雇员常年保持在3500人,由邮轮旅游相关产业如旅游代理、导游服务、航空服务、酒店服务等带来7.8亿美元的收入,约占阿拉斯加直接经济收入的70%。


  4.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邮轮旅游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带动邮轮母港所在城市、周边城市或者境外城市人口在短时间内的大量集聚。同时,由于大量邮轮旅客的到访,邮轮母港所在城市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景观、城市环境和生活配套设施。因此,邮轮母港所在城市为了满足邮轮及邮轮旅客的集散、观光、游玩、居住等出行和消费的需求,必然就要加大道路景观灯功能性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提升整个城市的集散能力、疏导能力和接待能力,从而带动城市的全面发展。


  二、邮轮制造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邮轮制造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涉及到钢铁原材料购买、运输业、邮轮制造配套产业如船体导航、通信、机电制造、船体装潢等行业、船舶设计及国际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对地方经济同样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仅2010年一年,欧洲邮轮产业给整个欧洲带来直接和间接收入352亿欧元,其中140亿欧元为直接收入,2011年到2014年欧洲造船厂订单23艘,总投资接近110亿欧元。在亚洲市场日本在邮轮建造方面有着比其他国家都先进的经验,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先后建造了5 艘大型豪华邮轮, 平均每艘3 949 TEU , 但是这仅占全球邮轮数量的1 .5 %和运力的2 .9 %。近年来韩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进军国际豪华邮轮建造市场,2008年韩国STX集团船厂以9.24亿美元收购了挪威Aker造船厂,三星重工和大宇集团也都对逐渐东移的邮轮旅游市场虎视眈眈。邮轮制造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运输业的大力发展。船舶制造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从国内甚至海外采购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原材料从产地到邮轮制造地,需要经过长途跋涉,必然会促进现代运输业的大力发展。以造船所用的钢板为例,钢板的主要原材料是铁矿石,而我国铁矿石的自给率保持在50%,需要大量的从国外进口。


  2.促进中国企业更深的参与到国际分工与合作。我国的造船业十分发达,201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7665吨,同比增长16.9,按照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市场份额的45.1%、52.2%、43.3%,比临近的韩国和日本的占有的市场份额还高,说明我国已经充分具备了现代船舶的制造技术。但是在豪华邮轮制造业方面却几乎是一片空白,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造船企业在船舶设计上难以把握和传承豪华邮轮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古典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邮轮的豪华程度越来越高,功能更加完备,更加看重的是船体内部娱乐设施和游憩空间的布局与协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船舶制造技术层面,需要来自不同的专业公司进行大力合作。以海洋航行者号为例,船身布局由Massa船厂集团和RCCL公司共同完成,参与造船工作的包括瑞典、英国、挪威和美国的十几家专业咨询公司。我国造船企业想在全球邮轮制造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深与国外公司在在诸多方面的合作。


  3.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和就业。邮轮制造业需要大量的配套产品和技术服务,以1 :40 以上的高比例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如大型豪华邮轮对机械行业中的船舶发动机、甲板机械等的需求;对化工行业中的船舶装饰、隔热及防火材料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 每出口1 万t 船舶, 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解决1200个就业岗位。


  上海吴淞口邮轮母港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位于上海吴淞口长江岸线的炮台湾水域,于2011年10月正式开港。码头岸线总长1500米,一期完成两个大型邮轮泊位,岸线长774米,可同时靠泊1艘10万吨级邮轮和1艘20万吨级邮轮,设计通关能力60.8万人次/年。二期建成后,还将增加两个10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项目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全国最大水上通关平台;客运大楼面积达2.4万平方米,由514米引桥与陆地连接,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登船梯,能够垂直升降11米。吴淞口地处长江入海口,是北上海门户,也是目前亚洲最繁忙的邮轮港口之一。


  一、上海吴淞口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吴淞口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宝山区政府为了提升水路客运功能、推进宝山滨江开发所成立的一家国有企业。2003年吴淞口客运中心取代十六铺客运码头,成为跨省市的水上客运窗口单位,2008年由吴淞口公司和中外运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各自出资50%组件了吴淞口国际邮轮发展有限公司,极大的加快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的建设,该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涵盖了国际邮轮港的建设、运营、管理及配套服务等,涉及旅游、船舶运输、滚装运输、锚泊服务、船舶代理、邮轮及其他船舶物资原料供应、船舶检修、交船服务等。


  二、吴淞口码头接待国际邮轮现状



  2010年4月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吴淞口迎来第一艘国际邮轮-11.6万吨的“钻石公主号”。自此拉开了吴淞港国际邮轮母港的快速发展时期,从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至今,共接待国际邮轮305艘次,累计接待出入境游客140万人次。其中2012年,接待邮轮60艘次游客28.4万人次,2013年接待靠港邮轮1227艘次游客62万人次。接待出入境游客占上海的80%以上,约占全国的50%。除了邮轮班次和出入境游客人数的增长,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的建成也促进了停靠邮轮品质的升级。2012年以前,上海地区停靠的最大吨位的邮轮为7万吨,2012年之后13.8万吨的“海洋航行者号”、“海洋水手号”分别以吴淞口为母港开辟邮轮航线。嘉年华以及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分别与吴淞口码头达成合作意向,预计2015年又将有三艘国际超级巨轮停靠吴淞口码头,分别是皇家加勒比旗下16.8万吨的“海洋量子号”歌诗达旗下11.4万吨的“赛琳娜号”和公主邮轮旗下10.9万吨的“黄金公主号”,全年预计停泊邮轮300艘次。


  三、邮轮旅游产业对宝山地区经济的带动



  随着吴淞口接待游客数量的倍增,港口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在不断的升级。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将建成一个名为“长滩壹号”的集邮轮服务、商业商务、休闲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未来宝山区还将实施有轨电车改造方案,解决港口短驳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此外吴淞口邮轮母港的建设极大的促进了宝山地区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建成之后吸引了一大批邮轮相关的企业入驻宝山,宝山市政府为了加强与吴淞口港区的联动,对长江、黄浦江交汇处沿线的老码头、老港区、老厂房等进行了整体的功能和结构调整,带动了整条滨江带经济的发展。宝山的支柱产业一直是以钢铁等为主的重工业,到2012那年-2013年度,第三产业产值在宝山全区的GDP的比重已经达到57%。此外,宝山区政府大力推进“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的建设,创新邮轮港口功能培育,延伸码头产业发展链条。宝山政府立足优势,利用码头、船舶、建筑等设施搭建了可共多次使用的影视拍摄场景。2013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布会上,上海吴淞口客运中心凭借独特的按摩头影响景观及丰富的拍摄历时,成为首批21家“经典上海-上海影视拍摄取景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