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邮轮产业的定义
综合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邮轮产业的研究,普遍认为邮轮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邮轮产业,又称为(邮轮业、航游业)是指以大型豪华海上邮轮为载体,通过远近洋与环球航行的方式,以海上观光旅游为主要诉求,为乘客提供旅游观光、餐饮住宿、娱乐探险等服务的海上观光与休闲产业。在该定义下,邮轮产业仍然以旅游业的属性为根本,其运行和发展是由邮轮乘客的消费形成的,以邮轮乘客的邮轮票价和额外消费创造经济效益。广义的邮轮产业则是指以海上观光旅游为具体内容,包含了交通运输、船舶制造、港口服务、旅游观光、餐饮、购物和银行保险等多个行业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产业,具有经济集聚性、产品网络性、服务对象全球性和文化多元性等特点。本文引入广义邮轮产业的概念,分析与邮轮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邮轮产业链反应的是邮轮相关产业之间复杂的经济关系,揭示的是邮轮产业内部经济价值增值的过程。从邮轮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来看,邮轮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邮轮设计建造环节、中游的邮轮运营环节、下游的邮轮到港环节共同组成。
邮轮产业链的上游是指以邮轮设计研究所、船厂为代表的邮轮设计建造阶段,主要包括邮轮的设计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建造、加工制造、设备装配等。邮轮注重舒适性和人性化服务,相比普通客运船舶,在设计理念、技术工艺、材料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其专业性、安全性、豪华性等特征更为突出,造价远远高于一般船舶的制造,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更大。
邮轮产业链的中游是指以邮轮公司为代表的邮轮运营阶段,主要包括航线设计、海上客运、酒店管理、购物休闲、市场推广、电子商务等。
邮轮产业链的下游是指以港口码头为代表的邮轮到港口阶段,主要包括港口服务、口岸服务、船舶维修、船舶供应、船员服务、岸上观光、商贸娱乐、公共交通等。这一个环节所包含的产业是最为广泛的,设计到港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观光业、商贸服务业、船舶维修业等。
三、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现状
(一) 邮轮旅游消费市场日渐成熟,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从2006年开始,国际邮轮公司被授权在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业务,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云顶香港都相继开辟了针对中国客户的航线。从2006年-2012年在我国境内来往的航次分别为24次、58次、63次、80次、95次、142次、170次,增长了已经超过7倍。除了国际邮轮公司对中国邮轮市场开发力度的增大,中国本土邮轮公司品牌也在悄然成长,渤海邮轮管理公司、厦门环球邮轮公司、中国邮轮有限公司、海航旅业邮轮游艇管理有限公司等相继成立。其中渤海邮轮管理公司于2014年购入歌诗达邮轮有限公司的邮轮改名为“中华泰山“号,于同年8月开始以中国烟台为母港的邮轮旅游运营,携程旅游业相继购皇家加勒比邮轮旗下三艘7万吨级邮轮,预计于2015年开设中国邮轮母港航线。
(二) 邮轮港口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公里岛屿岸线,港口众多,具备建设国际邮轮母港的天然基础条件。截止2014年,我国已经有16个港口接待过国际豪华邮轮,其中上海、天津、三亚、厦门等四个城市已经可以作为国际豪华邮轮的母港始发港外,此外宁波、青岛、深圳、大连等地入境旅游发达、邮轮旅游支持政策完善, 也具有极大的发展成为国际邮轮母港的潜力。2013年,作为上海“两主一辅”的3个国际邮轮码头之一,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及其公共配套设施项目顺利竣工验收并正式对外运营。作为天津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二期改造工程也已完成并交工验收,改造后的邮轮母港在邮轮运营淡季及间歇具有客货运功能,为天津港实施客运资源整合提供硬件支撑。三亚具有得天独厚的邮轮接待优势,在国内港口中接待邮轮到港航次居全国前列。此外,舟山群岛国际邮轮码头正在加紧建设,10万吨级泊位也已经完工。
(三) 邮轮制造业和维修业开始萌芽
邮轮制造业是邮轮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新邮轮的设计、制造到投放市场,都对邮轮公司的规模扩张、市场营销和宣传及新市场的培育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从2012年-2015年仅北美市场预计将有14艘新的邮轮将会投放市场。但与大型邮轮公司在邮轮旅游市场中的垄断地位相适应,邮轮制造业也高度集中,自1990年以来在全世界交付的邮轮中意大利Ficantieri船厂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世界豪华邮轮建造中心起初是在美国。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下降,欧洲船企凭借在造船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加上在客船建造方面的技术积累,逐渐取代美国船企,并逐渐形成了垄断地位。特别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欧洲船企在豪华邮轮建造技术、工艺水平上取得了很大进步,进一步巩固了垄断地位。我国造船历史悠久,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囿于造船技术、工艺、船舶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瓶颈的存在,我国的邮轮制造业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目前还没有一艘中国制造的邮轮投入市场运营。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具备建造世界级大船的能力和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商业用船的造船需求,可以大量建造外观一样、性能一致的货运船只,但很难满足邮轮行业个性化、艺术化的需求。2012年,厦船重工接下建造中国首艘总吨位10万吨级的豪华邮轮订单,项目总投资31亿元,预计2018年可以交付使用。2013年我国造船企业承接伊丽莎白女王2号邮轮的改造工作。
(四) 国际邮轮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综合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潜在的巨大客源市场吸引了国际邮轮超级邮轮集团的注意力,本土旅游及相关企业、政府对邮轮市场的开发力度也在逐步增强,邮轮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三个方面都有所萌芽和发展,但人才培养、港口服务、邮轮制造、市场运营、产品销及邮轮运营所需要的国际化的本土邮轮公司都与高速增长的邮轮旅游需求并不相适应。我国目前的邮轮产业还处在简单的港口输送和旅游中转的地位,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全产业链条,仍然处于从国际邮轮到港服务阶段向到港服务于公民出境服务并举阶段的过渡时期,以“母港邮轮逐渐增多,艘次逐渐接近并超过邮轮艘次”为基本识别特征。邮轮产业内部衔接机制不畅、产业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十分突出,邮轮产业链的缺失和破碎等问题亟待解决。
世界邮轮之都—美国迈阿密国际邮轮母港
迈阿密(Miami)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角比斯坎湾、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和大西洋之间。迈阿密是南佛罗里达州都市圈中最大的城市,是美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美国东南部重要的国际集散港,每年航空旅客超过3500万人次。
迈阿密港始建于1960年4月,主要由填海而成,是一个真正的人工岛屿。现在发展成为世界上设施最完善、功能最先进的国际性邮轮母港,有句话可以形象的概况迈阿密港口的繁忙程度“全球70%的邮轮从北美始发,其中70%又从迈阿密始发”。
一、 迈阿密邮轮港口
当前迈阿密港口有超过8.7公里的泊位,其中2.6公里的泊位可以供邮轮使用,其他的主要用于集装箱海伦使用,该市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放与邮轮公司合作建设新码头的业务,其邮轮设施十分符合邮轮旅游个性化的需求。迈阿密目前拥有7个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邮轮码头,截止2013年初,共有12家邮轮公司的33艘邮轮以迈阿密作为邮轮母港始发邮轮,其中最短的邮轮航线为到百慕大的2天邮轮航程,最长的为环绕南美洲的48天行程,还有美国加州、欧洲荷兰、西班牙、雅达利及南美的智利等多种航线选择。
二、 先进的港口管理设施
迈阿密国际邮轮母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设施系统,能够同时为8400名游客办理登轮服务。配套设施十分完备,如全封闭并且加装中央空调的游客上船通道、完善的订票系统、安全系统、登轮检查系统和行李管理操作系统等。迈阿密邮轮处处体现着人性化和便捷化服务的理念。乘客只需要买票、验票、候船、登船,行李可由码头的行李处理设备输送到各自座位。
三、 带动旅游业发展
历史上的迈阿密是西班牙殖民地,还拥有上世纪六十和巴士年代古巴的两次移民潮,使得迈阿密成为一个拥有浓郁异域风情的美国城市。自开展邮轮旅游以来,每年约有1800万人到迈阿密登陆邮轮。迈阿密当地针对邮轮游客群体登轮前和下船后的闲暇时间推出了许多体验型旅游活动,包括佛罗里达沼泽地、丛林岛、迈阿密儿童博物馆、迈阿密水族馆和时尚难海滩、世界闻名的装饰艺术区等。针对邮轮游客强大的潜在购买力,迈阿密打造了贝塞德市场旁的购物一条街,以及奢华品牌店闻名的巴伯港商店街和梅里克公园村、林肯路和珊瑚阁区。
四、 促进经济增长
迈阿密港口在2012年接待了超过400万的邮轮旅客,这些游客在迈阿密总消费额达222亿美元。随着美国和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巴西成为迈阿密接待国际游客醉倒的国家,仅2012年,超过65万的巴西人在迈阿密港口登上邮轮,并且巴西游客人均花费为2200美元远远高于美国人均1600美元的水平。此外,邮轮停靠收费是迈阿密港收入中最大的部分,2912Ian迈阿密邮轮停靠费超过4500美元,加上邮轮公司在码头的租金和游客的停车费,与邮轮相关的收入超过迈阿密港总收入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