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居民本地游规模达1.01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接待3825.4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36.2亿元,京郊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一直以来,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的亮点多集中于北京近郊,如京北的密云、怀柔等地,张家口虽然以张北草原和崇礼滑雪知名,但却难与乡村旅游建立较直接的联系。而今,冬奥会花落京、张,不仅为短期内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从长远看也将为处于京北的张家口乡村旅游带来众多契机。
一、拉动投资需求,助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
当前,投资仍是推动京津冀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以完善投资结构为主要着力点,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行好冬奥建设企业债券,积极申请环保专项资金。搭建投资服务平台,降低区域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成本。一方面,对于劳动需求、基建需求等不断增加,吸纳周边人口,提升就业率,带动旅游业及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在增加交通、基建供应的同时提高两市整体产业及服务水平,也将带动相关物流业、旅游业、养老地产等产业发展,带动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二、改善交通条件,为乡村旅游带来广阔客源
冬奥会开展将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三地特别是北京与张家口之间交通建设的加快,目前,北京与河北的三个场馆群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连接三地的京张高速铁路有望过入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预计2019年前后建成通车,将大大缩短北京市区到延庆、张家口等地的时间成本。届时,从北京市区1小时之内可以到达张家口崇礼太子城赛区,张家口也由此进入“首都一小时生活圈”。
三、生态环境优化,助力长久冬奥蓝
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居世界第一集团,然而冬季运动仍是短板,很大程度是因为普及性差、群众基础薄弱,发展冰雪文化与冬季体育事业上是相互促进的,既可以提升冬季运动专业化水平,也可以提高冬季运动的大众化普及程度。
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化、低端化是众多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通过借力冬奥,张家口完全有能力推陈出新,走出一条具备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依托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重点可打造四个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专业竞赛训练中心:在冬季,雪场将成为国内外滑雪、雪橇顶级赛事的场地,也将成为国内外专业运动员训练基地。
大众冰雪运动中心:开发一些适合广大冰雪爱好者体验滑雪场地,成为大众体验冰雪场地的中心。
生态健身休闲中心:通过冬奥会赛后场地利用,提升张家口旅游接待能力和品质,并结合景区、乡村的特殊地貌、地形,开展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户外体育运动。
乡村旅游度假中心:选取生态环境良好、人文底蕴深厚的地区,尤其是有温泉地热等特色度假康体资源的乡村打造雪乡小镇,与张家口赛区内的高档星级酒店进行互补,构成完善的旅游接待体系。
五、提升就业水平,解决乡村人口外流问题
近年,张家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下降趋势,2014年为21651元,位列河北省第8,远低于全国28844元的平均水平。2010-2014年,张家口市户籍人口增加34万人,同期常住人口仅增加7万人,经济发展及收入水平低迷使得张家口人口流出现象严峻。
六、城乡功能联动,打造新型创业创新产业基地
乡村需要创新、创客需要土壤,当乡村和创客遇到冬奥,必将并发出耀眼的梦想火花。通过冬奥会契机,紧跟国家创业创新战略步伐,为新时期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打造全方位一体化的创业梦想孵化器,既有助于张家口城市形象重塑,也有助于促进自身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在拓展创业创新空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财税融资支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区域合作方面充分发力。
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城乡功能有效互动,带动区域创业氛围的形成,从战略机遇出发,张家口完全有条件形成特色鲜明、活力四射的企业创业创新集聚区和先锋群体创业、生活、实现梦想的创业创新产业基地。
作者:文涵
来源:大地风景事业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