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惊喜的是,这次发布会召开前一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这次古村大会与国务院发布的《若干意见》之间有着某种必然性的巧合,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十三年前的冬天。
2006年浙江西塘“中国古村落保护”高峰论坛发布了《西塘宣言》,宣言中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古村落是祖先创造的第一批文化成果,是一个群体的历史纪念碑,也是我们今天最后的精神家园,古村落的消失,或者说村落文化个性的泯灭,将釜底抽薪式地毁灭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景观,中国将从此沦为文明的弃儿和文化的乞丐。
2008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从国家层面对古村落保护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对古村落保护的目标、措施、方法和标准,规定了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然而,无论是国家顶层设计层面还是学术探讨层面,都无法全面地解决中国古村落保护问题。据统计,全国古村落数十万计,前三批纳入政府传统村落目录的不过2500多处,仅占全国古村落的不到1%。正是由于数量庞大而分散的古村落布局,给古村落保护带来了极大困扰,虽有星星之火,却难以形成燎原之势。
2015年年初,受广东省住建厅规划设计师公益下乡调查古村的启发,古村保护志愿者汤敏决定发起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征集活动,成立一个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借助互联网社群,汤敏找到了旅游业界的田丹老师,在田丹老师的帮助下,汤敏结识了很多旅游业界精英。这一条线,让汤敏的古村落保护工作与旅游联系起来,打开了古村落保护的局面。短短三四天的时间里,全国范围内700多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古村落保护而聚集在一起,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的大旗在广州竖起来了。汤敏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这杠大旗的扛旗者,带领着古村落保护志愿者开始了冲锋战。
古村之友遇到吴必虎,是古村落保护事业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吴必虎主张保护与活化相结合。有了活化的理念,古村落保护事业走上了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道路。吴必虎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与汤敏见面之后不久,立即整合多方资源,筹划了中国首届古村大会。
大会主席吴必虎宣布首届中国古村大会定于2015年11月19-21日在浙江乌镇举行。
据悉,首届中国古村大会由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等单位联合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大会主题为保护与活化。中国古村大会作为非政府、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将着重探索中国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热点问题,成就中国古村保护发展间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智力机构和合作平台。
这次发布会召开前一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四大计划: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旅游消费促进计划,乡村旅游提升计划。乡村旅游提升计划作为四大计划之一提出,表明乡村的发展已经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进入了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从设计到计划,意味着乡村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而古村大会在《若干意见》发布之后的第二天召开,显然,这样的巧合带着某种必然的意味,确切地说,这次古村大会踏上了时代转折的节拍,站在了风口,走在了前沿。
古村大会新闻发布会观点呈现
汤敏——中国古村大会传承着几代古村保护和乡村建设人的精神和使命。从梁思成、陈志华、阮仪三、冯骥才、张安蒙等多位为古城古村呼吁行动的前辈,从梁漱溟、晏阳初、费孝通、温铁军、孙君等前辈的百年乡建梦,感谢今天中国社会进入城乡共荣的时代,庆幸有互联网让一个个零散的力量可以快速团聚起来做出不俗的成绩。
作者:张栋平
来源:大地风景旅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