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第五年,海南旅游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收获满满——预计全年将接待过夜游客超过4060万人次,比增10.6%左右,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485亿元,比增13.2%左右。
数据是可喜的,但是口碑怎样?又要到了一年的的十一黄金周,就在去年的十一黄金周,三亚因宰客再次遭到央视曝光。虽然随后三亚市政府立即正面作出回应,称央视关于三亚宰客的报道诸多事实不符。但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怀疑、不满、争议依旧持续。每当大批游客集中奔赴海南享受温暖的阳光时,有关三亚“宰客”的消息就会见诸报端。
自1988年建省以来,面临数次机遇,海南试图改变落后的局面,但却先后经历了汽车走私事件、洋浦“租借风波”、房地产泡沫等挫折,发展战略也摇摆不定。历经20年的艰辛奋斗后,海南距离预期发展目标仍然非常遥远。
2009年,海南再次迎来一个重大发展机遇。当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并没有迅速的造就一个“国际旅游岛”,诸多问题背后,有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冲击,也有海南产业结构单一、内生动力不足的弊病,还有一系列体制机制及文化环境的制约。其中海南岛的人才政策战略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未来10年,海南省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万人,其中又以高级管理、专业技术、服务技能型人才等三类人才的需求缺口最为严重。素以旅游闻名于世的海南,为何会出现今日这种局面?相关部门又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近年来,海南省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海南经济、社会及教育等方面欠发达,旅游人才开发显得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旅游人才缺口大
近几年来,海南省游客过夜人数以年均约10%的速度增长,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目前海南省旅游人才的年增加需求约2万人,但海南省的实际供应能力仅5000人左右。旅游教育和培训尚未在全行业受到普遍重视,产、学、官联动的整体功能发挥不足;人才开发不全面,开发程度不高;人才开发利用的理念和方法滞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引进和留住困难;基层员工(服务技能人才)流失严重;旅游人才总量与结构性需求缺口都较大。
图1 2012-2014年海南旅游人数统计
2. 旅游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内资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综合素质与国际旅游品牌集团派驻海南外资旅游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差距较大,致使具备国际水准的职业经理人出现断层现象。二是旅游企业中层以下的从业人员素质与其岗位要求差距较大,形成比较普遍的小才大用“断层”现象。
3. 旅游人才对本土文化融入不深
海南的文化旅游人数在不断增加,文化旅游形式和产品日益丰富,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文化旅游一直是重要的发展战略,但是海南文化旅游目前各地出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偏好嫁接外来文化),尤其本土文化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4.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滞后
海南省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大多数企业都停留在传统的人事培训管理阶段。首先,企业企业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尤其是中高级的领导人员。这就导致企业很少愿意在人力资源投放更多的经费,也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其次,企业由于担心员工培训后又跳槽所以投入的培训经费有限。再次,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最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许多旅游企业只注重招聘不培养或培训效果不理想,往往在招聘时只想招聘熟练工,而不愿意在人力资源培训上下工夫。人才后续培训力度不够,大部分旅游企业培训缺少整体开发的意识,在培训方法和手段上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一、 海南旅游岛建设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
未来海南旅游发展急需以下三类人才:
高级行政管理人才——主要包括熟悉国际惯例的高层行政领导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高端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水平,对国际旅游市场比较敏感的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与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相比,旅游企业的中层管理人才在供给数量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专业高端技术人才——包括新业态旅游业专业人才,如旅游信息管理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大型会展活动管理服务人才、旅游研究人才等。
服务技能型人才——主要是服务于旅游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如饭店一线服务人员、餐饮西菜/ 西点厨师、中菜厨师等。
二、 国际旅游岛建设下旅游人才开发战略对策
1. 建立海南旅游人才战略储备库
充分利用现在已有的海南旅游人才网,建立成体系的海南旅游人才储备库,搭建旅游人才与旅游机构之间的匹配互选平台,旅游人才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各旅游机构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合适的人员。
首先要运用科学方法对各项技能进行定性和分类,促进简历的标准化;其次,机构要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和标准化后的招聘要求,便于双方的信息透明化,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就业不匹配。同时加强监督,保障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海南旅游人才储备库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供需市场的信息充分沟通,保障旅游人才的就业,减少旅游人才缺口,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 建立旅游职业教育培训平台
旅游管理类人才培训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类专业和非旅游类专业的学生、社会有志向从事旅游行业的青年,采取“理实一体化”模式,突出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培训内容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一方面全方位培训旅游管理技能,强调专业技能的全面性; 另一方面,针对学院薄弱环节,进行专项培训;与国际接轨,突出英语口语式训练。符合条件的学员,推荐到国外旅游培训机构继续深造; 创业经营体验。培养学生老板,提供“校中店”经营平台,导师指导,学生经营,体验创业。
旅游人才精英培训
针对各政府管理层、酒店、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培训导师、销售、商务活动人士、高级管理阶层、客户服务专业人员、营业推广专业人员、其他欲改善专业形象之人士。培训模式以实训教学为主,培训内容以实际练习为主,摒弃空洞理论说教,采用形象、生动的现场演练等教学模式,针对个人特点提供最佳改进方案。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形态、仪态、礼仪等。
旅游专业领域培训
针对旅游业专业领域人才,主要包括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各领域旅游英语人才、专业旅游法律人才、专业旅游领队等。包括:
◆ 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具有现代艺术设计观念的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
◆ 各领域旅游英语人才——培养各个行业的专业旅游英语人才,规范管理,促进经营,与国际化接轨;
◆ 专业旅游法律人才——培养专业的旅游法律人才;
◆ 专业旅游领队——培养道德水平高,知识、能力各方面过硬,能切实负责各类相关事宜的专业领队人员;
◆ 其他人才培训——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会展旅游、度假区管理、电子商务、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专业人才。
大学生就业力训练
针对大学在校及刚毕业旅游相关专业学生,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职场的环境状况和真实的需求、凝聚应聘就业人脉资源,能有效地启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提升:有针对性的知识、能力及素质提升培训;职场技能提升:商务礼仪、沟通技巧、团队合作、领导力等方面的培训;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的培训、企业模拟招聘、名企职场工作氛围感受、名企人力资源经理座谈等。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海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认为,国家批准“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希望海南能够在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探索出一条体制机制创新的道路来,而不是说国家批准了就可以成为“国际旅游岛”。从这一点来说,海南国际旅游岛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者:范临
来源:大地风景旅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