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2020年度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1-04
  • 点击次数:1440

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 由中国报业协会指导,中国旅游报社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 “第八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 于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大地风景服务的广西融水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度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大地风景从2018年起深度服务融水苗族自治县,参与了《融水县四荣乡荣地村乡村民宿设计》、《融水县安太乡小桑村乡村生态博物馆提升改造设计》、《小桑村乡村旅游运营策划》等项目,为融水的苗寨、侗寨的乡村风貌改造和乡村文旅产业升级提供了优质的落地解决方案,也一路见证了融水县旅游扶贫的不凡成绩。

融水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构建融水县城全域旅游发展核,成功打造多个网红景区景点,传承发扬多项苗族非遗文化,做大做强百种民俗节庆,通过电商带活多样农林产业,妥善安置多个搬迁扶贫村寨,解决众多贫困人口就业,形成了环融水县城旅游发展聚集带,实现了生态保护+景区带动+文化传承+搬迁扶贫+电商植入+节庆演艺+城乡共建的多重融合发展,探索出了多种可推广、可借鉴的融水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一、双龙沟景区-创新发展新模式,带动旅游大发展

双龙沟景区创新“生态引领,龙头带动,旅游扶贫”发展新模式,打造融水旅游龙头,带动旅游大发展。通过开发策划高空滑索、玻璃栈道、帐篷酒店、悬崖酒店等多个网红景点和引爆项目,迅速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融水最核心的旅游景区和桂西北最大的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景区。

景区建成后积极发挥旅游龙头辐射作用,带动县城北环方圆2公里的9家农家乐聚集式发展,接待能力达1000人以上。据统计,以双龙沟景区为核心的融水县城北旅游带目前已吸纳贫困户136人就业,其中女性53人,“五保户”1人,残疾2人,苗侗壮等少数民族76人,约占56%,一部分古选屯村民应聘到景区成为安保员、服务员、保洁员、水电工等,人均收入达到2600元/月,当地居民收入得到较大提升。由双龙沟景区牵头成立旅游观光合作社,引导村民土地入股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合作社方式,吸收25户农户的土地入股,总面积120亩。合作社承诺三年内每亩土地收益不低于1200元/亩,多出收益再按股份分成。另有一部分村民主动对接服务游客、承包景区商铺,从中受益。景区通过各种模式发展,整合资金750多万元投入旅游扶贫,带动68户贫困户243人实现脱贫。


二、梦呜苗寨景区-再造原乡苗寨

梦呜苗寨以生态搬迁的方式,从大山里整体搬出苗寨木楼,在景区内还原了近百栋原生态纯木结构吊脚楼,形成景区独特的苗寨景观。景区结合苗寨人民能歌善舞的天赋,通过聘请柳州市艺术剧团的导演对农户进行整合培训,耗资3000万,打造大型苗族文化实景演出《苗魅》,实现苗族文化的就地传承发展。整台演出时长为75分钟,参演人员多达150多名,主要由当地贫困户和部分景区员工构成。他们“穿上戏服是演员,脱下戏服是社员”,是融水又一创新旅游扶贫模式,是旅游脱贫的生动实践和有效尝试。这台演出也成为四方宾朋了解融水民族文化的一个新窗口,更是融水旅游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三、苗家小镇-让扶贫安置点变景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占地230亩,拥有住房32栋,总建筑面积20.26万平方米,共安置建档贫困人口1668户7697人。为解决移民后续就业难题,县党委政府提出依托旅游产业和地理优势,将扶贫安置点直接变为景区的开发思路,利用小镇临街面配套建设总面积2.6万平方米,共计15栋商业楼打造民族特色街区,将商铺租赁所得资金划归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旅游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让搬迁群众在家就近就业,留住乡愁。

苗家小镇建成至今,通过各个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共同努力,多方融合,逐渐实践“旅游+扶贫,文化+扶贫,景区+扶贫”多种扶贫创新模式,让扶贫安置点变为景区,实现搬迁扶贫安置与旅游的完美结合。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提高技能,稳定就业,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四、七彩农庄-以文创形式将农副产品变为旅游商品

七彩农庄通过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农户出土地、出劳务的方式来建农场,以农场搭建旅游扶贫平台,形成“生态农场+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的模式发展生态旅游,积极适应旅游市场需求,以文创形式将农副产品变为旅游商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助力脱贫。公司以每年每亩租金500元的价格,整合流转46户农户土地205亩,连片打造特色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水果种植家庭生态农场。农场对30名贫困群众进行培训后,安排在农场内从事建筑施工和果树、花卉种植、管理,还有的从事农场餐饮后勤服务,月均收入最少2000元,最多的有3000元,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农场自2015年9月营业以来,先后承接市、县各类农业科技和乡村旅游现场培训会30多次,培训人次近1500人;接待县内外游客近15万多人,加上产出的12亩铁皮石斛销售,收入达800多万元;创造就业岗位近100个,带动37户贫困户脱贫。


五、电商扶贫-将电商植入所有景区、乡村旅游区

目前,融水县共有注册物流快递公司27家,万村千乡农资店390家,乐村淘网店150家,同时建成了65家村邮乐购网店。在县城建成了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扶贫O2O体验馆、城南游客中心、旅游电商服务中心,为企业和广大老百姓提供便捷的电商物流服务,包括品牌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电商培训、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快递代收发、代购代销、电商业务咨询等。融水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为契机,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给旅游精准扶贫带来的重大机遇,探索推进旅游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2018年以来,融水农产品旅游电商中心签约总金额达2.3亿元,直接带动13500多户农户(其中贫困户6100多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涌现出了贝江村、秋野家山珍、灵睿生态农业等农产品旅游电商领军品牌。

2019年,融水被中国扶贫网确定为“旅游+消费扶贫”项目在广西的第一个试点。中国扶贫开发服务有限公司计划在融水铺设100台便民扶贫自动售货机,建设网上扶贫专馆,设置10个扶贫实体门店。该项目落地有望带动融水县农业和文旅产品年销售额达1亿元以上。

六、差异发展,打造环县城4A级景区-打造一个,火爆一个,带动一片

融水县旅游积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根据各个景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集中力量打造一个景点,火爆一个景区,带动周边一片区域旅游快速发展。老君洞景区原来是一个区文保单位性质的景点,因为没有新产品,缺乏新亮点,一直不能吸引游客。景区通过引进苏盟集团,打造“1637精品民宿酒店”、“猫吧特色餐厅”及“稻天下餐厅”等特色服务设施,策划悬崖秋千、玻璃观光平台等特色体验类旅游项目迅速使景区成为网红景点,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区域旅游发展。双龙沟景区原来是一片原始森林,景区通过打造天空之城、广西首个玻璃桥、丛林飞鼠、玻璃滑道、帐篷酒店等一系列网红景点,迅速提升知名度变为融水最受欢迎的景区,在发展中保护绿水青山,带动周边2公里沿线9家农家乐集聚式发展。梦呜苗寨景区通过生态搬迁,打造民族文化体验园,给游客提供苗乡乡愁记忆。策划苗魅等大型常态化演出,以“微田园+微市场+微作坊”模式,让他们保持原有熟悉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农民实现“景区员工”、“合作社社员”、“文化演艺演员”、“农家乐或民宿老板”、“景区股东”的五大身份转变,成为全区“旅游+扶贫”成功典范。民族体育公园景区通过打造芦笙斗马节,民族体育运动赛事等成为广西首个民族体育类4A级景区。

编辑整理 | 大地风景文旅集团

声明 :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