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营地——“风景道”上的亮丽风景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10-14
  • 点击次数:763

风景道与营地的结合,就像豆浆配油条,缺了谁都觉得不够味。营地和风景道都是欧美国家道路设施与旅游发展结合的产物,如何用风景道的建设带动营地的发展?营地如何更有效的配合风景道的建设?在规划设计中,又如何体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特色?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中提到的营地是一种泛营地的概念,包含的野营地,帐篷营地、汽车营地、房车营地等。


“行”与“游”----设施与旅游的有效联合,政策依托下的风景道与营地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3月开始研究起草《关于促进自驾车房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组织地方旅游部门编制2016年500个营地建设方案。《意见》提出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强规划指导。编制出台《国家风景道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规划》。


“路”与“车”----风景道与自驾游的前世今生,汽车文明推动下的风景道建设


“风景道(Scenic Byways)”是一种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自然、旅游、文化、历史和考古等价值的景观道路,它实现了道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风景道是欧美国家近20年兴起的对道路生态、资源的品质保护和建设的体系,是其百余年来注重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延续和发展,反映了工程技术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景观游憩的有机结合,也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发展。


国外风景道的蓬勃发展受益于两个方面,从供给角度看:汽车文明的繁荣;保护沿途景观资源、自然和遗产文化资源,致力于取得道路建设、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平衡。从需求角度看:人们将公路走廊作为一个更广阔的人的价值的混合体;近年来自驾车旅游的快速发展,强化旅游者旅行途中的景观观赏功能,将旅行成本转变为旅行收益成本,风景道成为一类特色旅游吸引物。


“供”与“需”----风景道与营地的完美联姻,资源整合下的服务型营地建设


风景道的建设是用一条线串联沿线的资源点,一般要绵延几十甚至几百公里,沿线上资源类型多,形态各异。不同的资源开发和游览的方式各有不同。而风景道建设的最大意义便是通过道路将资源的特点进行整合,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本身的魅力和特色,服务型的产品和设施是风景道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契合点,而营地的服务性功能能够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无论是湿地、草原、沙漠、江河湖泊,营地都能够文化融入,深度整合。


“走”与“停”----流动性与灵活性的不谋而合,平台特征下的风景型营地建设


风景道的建设与营地的发展相辅相成,应运而生。在风景道的建设中注重建设性小、流动性强,随机性大的服务设施。这与营地建设的灵活性、周期短、破坏性小等特点不谋而合。风景道的建设为自驾车营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当道路变成了一道风景,那么营地也就变成了风景中的风景。


案例借鉴----美国蓝岭风景道中的营地项目


风景道源于美国,而在美国有一条世界闻名的蓝岭风景道。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纵贯南北。在该山脉南部连绵的远古风景里,蓝岭风景道是最值得一游的部分。全程755公里,双向车道,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观光客。沿着蓝岭风景道前行,你的目的不是为了达到某个终点,而是沿途欣赏风景。虽然没有一步一景那么夸张,但每转一个弯,总有让你看不厌的风景在等着你。风景道横跨4条大的河流,100多个山凹和6条山脉。因此它蜿蜒起伏,一会攀爬到陡峭的山峰,一会又下行到河谷。沿途所至,有农田、有牧场。可以停下来站在高处鸟瞰河谷,看挤满奶牛的牧场一派祥和。


除了沿途的景色,在风景道中的各个节点上,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供游客们停留驻足,休息休憩。在这些产品中,不乏营地类项目。


在以上产品中,虽然“野营区”只占据了项目百分比的百分之11左右,但在整个的风景道的建设产品中,基本百分百属于服务型旅游产品。其中非常多的产品,如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纪念品商店、餐饮住宿设施等,均可以通过营地的方式得以解决。因此,可以说,营地产品可以贯穿风景道建设的始终,是风景道服务设施的重要解决方案。


结语:近几年,无论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还是旅游需求的层面,营地类旅游项目的需求都在不断的提升。但营地项目在项目建设和推广中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如和其它项目的融合,和景区的融合,实施运营等等问题。而风景道的开发建设像是为营地的开发打开了一扇大门,强大的结合度和契合点,为营地未来的开发找到了撬动点和引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风景道建设的蓝图中,将收获营地发展的美好春天。


来源: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事业四部

作者:李丽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