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为什么这么“红”?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23
  • 点击次数:692


1963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火爆了当时的影视圈,虽然因为时代原因具体的票房数值并没有得到统计,但从传唱至今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经典红歌可以窥探出其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这类型的红色电影,就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播手段。谈到如今的红色旅游,我们仍然不得不发自心底的问一句“红色旅游,为什么这样红?”


图片

红色旅游,究竟有多红


红色旅游,究竟有多红?来看一组数据。据统计,从2014年到2019年,每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次从1.4亿增长到了14.1亿。过去10年,已有40多亿人次选择“红色旅游”。在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均保持11%以上的市场份额。2020年我国中央财政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资金高达60亿元。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各地乘势而上,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的“曝光率”,掀起红色研学热潮,红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有着越来越“红”的趋势,红色旅游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图片

红色旅游,为什么这么“红”


红色旅游的“红”不是一蹴而就的,总结起来大概有如下原因。


最强代言

红色旅游,承载着主席的殷切期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共有“32次”对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红色旅游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在2021年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中,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

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因此,相比较其它旅游类型而言,红色旅游有着无法比拟的“最强”代言人。


最深结合

红色旅游,适应了人民的精神需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首次提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明确要求。红色旅游在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功能。


最新理念

红色旅游,共振着时代的发展频率


理念指导实践的发展。自2004年以来,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三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包含300处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各部门、各地方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深化内涵挖掘、加强宣传推广,并结合重要历史契机、重大活动等,推出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其中,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一切都反映了红色旅游本身是跟着时代共同发展的旅游形式,并一直随着时代的要求改变的发展形式。

最活抓手

红色旅游,蕴含着融合的巨大潜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中国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基础。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接续推进红色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凝聚奋进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与休闲度假游也有相当的拓展基础,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红色+”的叠加效应,整合协调区域内其它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凸显强有力的品牌效应。

最“young”客群

红色旅游,释放着Z世代的少年情怀


青春少年是时代的主人翁。这些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人被称为“Z世代”,而他们,正是未来旅游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的“五一”出行报告显示,“红色游”的游客中“95后”和“00后”占比近50%,其中“00后”的“红色旅游”预订量同比涨幅超过630%。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愿在假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感悟榜样力量。这些年轻人,身处更为纷繁复杂、更为隐蔽的舆论环境,根植红色基因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不断壮大的年轻“红色游”群体,是对红色旅游的最大肯定。


最新业态

红色旅游,探索着升级的各种可能


1. 形式升级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其中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党中央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更是激活长征路上各类红色资源的重要手段,自此,红色旅游基因成为了时代语境下最统一的红色文化符号和产品形式。在其它红色旅游景区在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愈发强调注意结合游客需求进行创新发展和提升,研发游客喜爱的产品形态和活动方式。通过党建、研学、乡村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表达形式。

2. 手段升级

近年来,各大纪念馆、红色景区充分运用声光电、电子沙盘、3D动画、实景VR等技术和形式,增强与游客的互动体验,打破了红色旅游产品的固有印象。与时俱进的新花样让红色景区“活”了起来。数字文旅的魅力,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让那些历史的瞬间重回时代舞台,真正的让历史照进现实。

3. 品牌升级

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对于区域独特文化符号的提炼整合升级,成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背后的文化灵魂。塑造红色旅游的“最强”IP,成为未来在大的“红海”畅游中,保持活力的重要法宝。


4. 市场化程度

市场化程度是决定红色旅游能否持续“火”的关键。在离开政策扶持和文化情怀的支撑下,红色旅游的长久的生命力如何维系?答案是,把故事讲好。


延续好故事的五部曲,分别是“挖掘”——找到那个故事,提炼出属于在地红色资源的独特故事线;“表达”——找到最合适方式,把故事讲出来;“演绎”——将故事“场景化”,和旅游者实现同频共振;“体验”——将他变成故事里的人;“联动”——不要格格不入,要融入和互动周围的优质资源。沿着这五个步骤,不断的打磨“本土文化”、互动“本地居民”,实现“有根、有魂、有表、有里”的红色旅游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资源,是中国的生命之源,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力量之源。愿青山不改,初心不变,红色血液,代代相传!



文章整理  |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事业四部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