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包括乡村度假在内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消费者十分喜爱的旅游方式。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乡村旅游在我国的新开拓已有了20多年。1989年4月,在中国农民旅游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将“中国农民旅游协会”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不仅标志着乡村旅游在那时兴起的蓬勃态势,也标志着与国际概念接轨的乡村旅游已在中国引起普遍注目。 从20世纪90年代成都郫县友爱乡农科村“农家乐”的迅速扩展来看,中国乡村旅游的初期模式主要还是乡村度假。就大致在那个时期,乡村旅游也在全国大中城市四郊迅速成长起来,除了提供农家饭食、农家住宿外,休息娱乐的项目也扩展为棋牌、垂钓、花木欣赏、采摘及周边游览等。虽然随后以农业科技为依托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和以休闲供给为目标的现代旅游度假设施建设已渐趋普遍,不过也不能不看到,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供给与全国居民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仍然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的规划工作尽快地跟上。 严格说来,乡村旅游的规划思想与方法也正随着现代旅游规划在不断地变化,如将其与传统旅游规划做一粗略的比较,一是规划的领域“前伸”了,二是规划的内容“ ...
作者: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ISBN:
今天,包括乡村度假在内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消费者十分喜爱的旅游方式。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乡村旅游在我国的新开拓已有了20多年。1989年4月,在中国农民旅游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将“中国农民旅游协会”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不仅标志着乡村旅游在那时兴起的蓬勃态势,也标志着与国际概念接轨的乡村旅游已在中国引起普遍注目。
从20世纪90年代成都郫县友爱乡农科村“农家乐”的迅速扩展来看,中国乡村旅游的初期模式主要还是乡村度假。就大致在那个时期,乡村旅游也在全国大中城市四郊迅速成长起来,除了提供农家饭食、农家住宿外,休息娱乐的项目也扩展为棋牌、垂钓、花木欣赏、采摘及周边游览等。
目录
卷首语
乡村度假研究
成都温江区北部乡村旅游度假产品研究
南京高淳国际慢城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思考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为例
“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少数民族村落传统生活与旅游共同发展的互益体研究
德清 “洋家乐”发展模式研究
理论探索
温泉符号与乡村旅游发展:以沈阳市兴隆堡镇为例
休闲发展助推环城市乡村现代化
县域乡村旅游形象规范标准与应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中国乡村旅游的人文模式:传统田园文化心理与现代乡村旅游需求响应
问题研究
乡村旅游规划协调体系研究
“耐住城市化寂寞”——大都市近郊乡村旅游景区建设与规划研究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质量优化的逻辑和途径
实例观察
美国Pinegrove度假农场经营现状及启示
幸福乡村的蓝图:江山市乡村休闲旅游思考